第九十七章 秋腊肉(2/3)
众人又讨论了一会,最终还是在玉莞的骂骂咧咧中无奈放弃追回两人。
睡眠不足加上为两人入山烦心,玉莞心情十分不好,在佟氏劝慰下,才回房去休息会。
玉莞把镯子放到了首饰盒里,看着一旁放的鼻烟壶,把昨晚制的香脂融了放进鼻烟壶,拿着鼻烟壶确认了药味,呆呆的坐了半天,才到榻上抱着招财躺了一会。不过心里装着事情,玉莞也没有睡安稳,睡了半个时辰,就披着斗篷下楼了。
院里的佟氏和张翠兰正收拾着带回来的牛肉、牛下水,仲礼和钟毓正从外面回来,各自背了一大背篓的柏树枝、干竹叶,地上已经放了一堆了,看来两人是背了几个来回,而钟灵也从房间出来了,正和叔娃,在亭子里用竹子制作着什么。
玉莞和佟氏几人打过招呼,把斗篷放到亭子里,带上围腰布和手套,就去了地窖,扒拉了小背篓红苕出来,又去储物房,拿了好几个红袍柑、柚子之类的果子,还有桂圆干、干花生,拿到亭子里,招呼叔娃和钟灵一起剥起来,剥剩下的壳和果皮,都被她拿了个竹筐收集起来。
等到仲礼两人把柏树枝、竹叶背的差不多了,佟氏几人也跟着去了靠山的墙角,这里原有两棵连着的粗壮树干子,树已经枯死了,不过玉莞说还能晾晒点东西,于是盖房的时候没有挖掉,搭上两根竹竿,把已经晾晒的半干的香肠、腊肉挂到上面,用几张草席遮住,便可以秋(熏)腊肉了。
在秋之前先用柏树枝和果木柴火打底,用刨花引火,等火燃起来后用果皮扑熄明火,慢慢熏制,中途再加入竹叶、花生壳、桂圆壳等增香,玉莞还在底下埋了几个红苕,等到熏好时候,基本上红苕也熟了。
玉莞家今年做的腊肉香肠很多,这一处熏制起码要熏制好几轮,天黑之前肯定秋不完,玉莞便取了部分挂到厨房灶上方、亭子灶上的竹竿上,随着做饭的烟子,这样熏制的腊肉、香肠不会粘上灰,色泽也很好。看着还剩下了一小半,玉莞又拿了两个小灶,拿到后院阴凉干燥处,用条凳和竹竿支了个架子,把剩下的香肠、腊肉挂了上去,在小灶里点燃竹叶、柏树枝、果皮、干果壳,再扑灭明火,围上席子,让其慢慢冷熏。
留下仲礼一人看着熏腊肉的火后,玉莞又和钟毓、叔娃去后院把新买的小奶牛安置好,昨日回来只是随意的把它和原来的小牛放在一个圈,现在又给它单独隔出一个圈来,铺上干净的稻草作窝后,玉莞把小奶牛又丢给了叔娃照顾,自己带着钟毓用硝石制冰。
地窖在开挖之初,便按玉莞的要求,利用原有的石壁,沿墙脚凿了几个并排大格子,玉莞先用些碎瓦片铺了一层,再铺上一层粗砂,再用竹筒装上草木灰继续铺层、围边,然后用棉被包裹着一个木箱,木箱里用蜂蜡裹了厚厚一层,最后才把硝石做的冰放了进去,这就是玉莞设想的“冰箱”。
等到玉莞和钟毓把几个“冰箱”都做好的时候,佟氏和张翠兰也把牛肉按照玉莞所说的方式处理好了,牛肉按腱子肉、牛排等分开,牛千叶、牛肚等也撕好放盆里端了进来。
做完这一些,天已经快黑了,仲礼那边已经传来了一阵烟熏味和肉香,佟氏和张翠兰去了厨房准备晚饭,玉莞和钟毓则去帮仲礼把熏好的腊肉、香肠背到厨房上方的阁楼挂起来,豹头和狮头的窝就在这,不怕耗子来闹。
这刚熏好的腊肉、香肠泛着一层焦黄的烟火的色彩,散发着柏树的清香,夹带着一丝丝果香,混合着烤肉的焦香,引人垂涎。仲礼当即就切了两节三种口味的香肠和一块腊肉就送去了厨房蒸制。刚熏制好的香肠、腊肉一定要洗刷干净,然后滚水蒸制,肉质才鲜美紧致,熏制腊肉、制作酱肉一定要等到冬至后,天气完全冷下来,不然肉质会变坏,变得哈口(闷油、难吃)。
仲礼把玉莞先前埋下去红苕刨了出来,把热熏腊肉的地方的火完全扑灭,就去找玉莞。
这时的玉莞没有停下忙碌的身影,又在厨房泡起雪菜,腌起萝卜干来。
泡雪菜也和泡青菜是一样的,泡好的雪菜,捞起和泡姜一起切成碎末、丝状,放到罐子里,每次吃饭的时候拿出来,拌到饭里,能多吃好几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