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9(4/4)
秋,麴赴长安。
4贞观十四年(延寿十七年)
春,麴佛寺受杖责,麴李移居王都,识破李身份。
秋,七夕,桓李重逢。
秋七月,唐军抵碛口。麴文泰死。
八月初,唐军仅用一日便攻克田地,并连夜进逼高昌王都。
八月八日,麴智盛开城投降,高昌国亡。
(先记到这儿吧,以后再补充。)
李未盈道:“桓郞,唐军破城了。”桓涉无甚反应。她再吻他的唇,惊觉他双唇冰凉,料他伤势沈重又失血过多,目下须及时医治,否则性命堪虞。她爬将起来,见屋室出口及窗子已为大石所阻,竟是出不去了。
想唐军即使进宫,一时半刻也不可能一间一间细细搜查,麴智脩居所又地处偏僻,且被落石砸得一塌糊涂,唐军就算经过也未必有兴致近前深入找寻。桓涉已是危在旦夕,李未盈急得爬上楼顶远眺,望见唐军人影,遂向之呼救,无奈相距甚远,唐军根本听不到她的呼喊。忽然记起曾随手赠与麴智脩的玉箫,心下追悔,不然或可远播箫声使唐军得闻。
(其实本来想写成小麴将玉箫落在居所,未盈找到就吹了出来,然后箫声远远传到曹菱耳朵,当可又疯狂一次,也会出一些戏。但是想来想去,总觉得这类桥段太多了,比较近的例子就是《泰坦尼克号》里的肉丝吹哨子唤来划远的救助船只)。
若是从上缒下,屋顶除了晾晒蒲桃的棚架别无柱梁,经不起重物悬吊,居所内也并无可供攀系并且够长的绳子,何况自己手力弱,怕是缒下不得。又奔回底楼,再找笔墨欲书写求救字幅,但麴智脩书房已然坍毁。眼见桓涉已气若游丝,地上一滩吐出的血,她忽然起了较计。扯来鲛绡帐子,伸指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