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节(3/4)
他也鼓励她道:“小苏啊,你是眼光我是最信得过的,相信你选出来的人一定也是最优秀的。”
他还告诉苏葵,他们英文组就招一个人就够了,其他让各个组长跟她协商。
“贺科长,那我去了,您干嘛呢?”
“我?”仿佛听不出苏葵在说什么,他一本正经道,“我当然是坐镇大本营,不然这里的事情谁处理?对了,过几天首长还有个会议,我这个翻译还得上岗,所以这里的事情要不也一起交给你了?”
苏葵绝不同意这样丧心病狂的建议,可他说的竟然都是正当理由?!
“小苏啊。”他语重心长,“你是我亲自选进来的,也是我最看好的接班人,你明白吗?”
苏葵明白了,从来都只有她给人灌鸡汤画大饼的,这回是轮到别人给她灌了。
就在苏葵去机场接赵芝兰的时候,京大很快就知道了外交部今年有意招人的消息。
而负责人一看,哦,苏葵。
苏葵?!
正好,这届即将参加实习的大四生就是苏葵曾经的同学。
作者有话说:
1来源于《中国对一九六二年科伦坡六国会议的因应》
2那次边境战争我国真的特别厉害,势如破竹那种。网上经常说的那个段子,说我军一位副班长所在的四人小组深入敌后15公里,作战5次,单挑两处印军炮兵阵地,缴获11门火炮两辆汽车,在总结大会上还说“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就是这次战争里的!爽文都不敢这么写!
第118章
看到是李先河亲自来接他们,把赵芝兰三人都吓了一跳,连连说不应该。
“应该的,几位同志一路都辛苦了。”李先河也看出人不自在了,和他们握手问候以后,就和本次派过去的翻译徐闻英了解情况去了,连苏葵跟他们说说话。
几人也知道这次的文化交流不一般,早就做好了准备,赵芝兰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先交给李先河,还说要马上向他汇报。
李先河接过笑了笑:“大家不用着急,其实是我来得急了,几位同志先回去休整一下再报告也不迟。”
又对苏葵道:“小苏,你就送赵同志他们一程。”
这一送就把人直接送到家去了,苏葵也在赵芝兰这里了解到了始末。
“这么说,这一趟还挺顺利的。”苏葵边听边点头,这个结果也在她预料之中。
“我看都不止是顺利了,听你赵老师说的,她不知道受到多大的欢迎。”今天陆子光也特意从研究所赶回来,听了赵芝兰说的,脸上也有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