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节(2/4)
苏葵来找他还有另外一件事:“主任,我们组里好久没有新鲜血液了,这次想招几个毕业生进来。”
“是他们又跟你要人了?”李先河一听就知道了。
苏葵笑了笑:“是啊,您又不是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毕竟人少工作重,这也是大家的合理诉求,我这个当组长的也得对他们负责是不是?”
李先河点点头:“之前我们国内的法语人才确实缺乏,现在是应该补起来了。”
之前是想补都没什么地方补,全国会法语的当然不止外交部几个,翻译家,大学教授,留学生,还有外事部门都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想来外交部工作的,同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这里的。
不过现在好了,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外语专业学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虽然国际关系学院也向他们输送人才,但那里培养的主要是干部,他们虽然级别更高,也有工作经验,但单从翻译来说的话还是适合招专业的外语学生。
去年本来就应该招人的,但外交部忙于边界冲突的事情,暂时搁置了人事安排。那一届学生的实习就没有往这里来,被其余外事部门要走了,倒是有几个被推荐进了国际关系学院。
进国际关系学院再安排进外交部和大学毕业直接进,就和现在考研差不多,一个是提升资历再工作起点高,一个是直接工作累积经验和资历。
两条不同的路罢了。
今年郑云和和秦教授来和外交部接洽了一下,问这次是否准备招人,还有外国语学院也来了人。
他们的一些学生有志于进入外交部,今年这届学生刚好大四结束,大五就该为他们安排实习了。
“那就招两个人进来吧。”李先河说,现在的工作量没那么大,他觉得应该够了。
苏葵却说:“或许可以多要两个人。”
她看出了李先河的想法,只是轻轻笑了笑:“之后要是忙起来,多两个人恐怕是不够的。”
“你就那么肯定能行?”有时候李先河都佩服她这样的自信,他自己都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行。
“主任,其实您不必担忧。既然结果已经可以预见,那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我们总是会成功的。那为什么不提早准备起来呢?”
“况且——”苏葵自信道,“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进来的。”
她也不是为了人数就什么人都要,既然是要进外交部的还是进专业翻译部门的,必定是最优秀的人才。那边国际关系学院的几个人还在培养,这边她也可以直接选服了。
“你的眼光我是信得过的,你们组的事就交给你负责吧。你去跟干部司的同志协调一下,给我拟一个章程上来。”
苏葵回去一说,别人还没怎么样,贺红峰就把这个任务一并甩给了苏葵。
准确来说,他把整个翻译科进人的事都交给了苏葵。
“你也是京城大学毕业的,回头去你们学校招人应该比我们都熟,而且这种事情你们年轻人有经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