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劝学诗》(2/4)
熟蛮地域内,目前产出主要是药材、木材、桐油、茶油、麻等作物,粮食则勉强够自给,稻子、小麦、粟米均有产出,产量很低。经过了解,主要还是品种的原因,其次是耕种细作、肥料上欠缺,而虫灾方面几乎没有好的预防和灭虫办法。
水利上也很落后,大部分耕作是靠天吃饭,使得每一年的收益都勉强接得过,不至于饿死人。可逢上灾年,饿死人的几率是比较大的。
熟蛮这里,没有逃荒的观念,虽然也有乞丐。熟蛮的人,不可能往文朝纵深之地走,彼此之间风俗相差大。除非是进入军队,然后受到调遣,才离开熟蛮区域。
真正的大灾之年,吃树皮、草根、观音土等,是必然的状况,这对熟蛮而言,也是唯一的路。
杨继业上一世虽不在荆蛮楚地居住,但到这边旅游过几次,除了好奇这边的风俗,还研究过荆蛮楚地的矿产。
荆蛮楚地矿产的储量不大,但每一种矿产,品质在当世都是世界级别的,有正史可查。如朱砂矿,从清朝起直到改革开放后十年,才将那里的朱砂掏空,形成的空山,改建成旅游地;
硫磺矿也是如此,旅游介绍资料中有,前后开采三十余年,品质好;煤炭也是如此,煤层地表很浅,十几米深度就可挖出煤炭。而这样的煤炭块,只要用打火机点火,就能够燃起来。可见煤炭的品质有多好。
杨继业那年冬天到荆蛮楚地旅行,住的旅店因为线路检修听到,老板给他一盆煤炭,从早到晚上,都没更换、添加。
也因此,他离开家里,到巫家寨后,就想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当初旅游时所看到的如口点。
不过,先不说时间相隔千年,中途地貌的改变。最主要的是,历史也走偏了,多出一段文朝的历史,以后的历史走向,还遵循古有点轨迹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