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老而谓贼(1/4)
守在殿外的窦文场躬身进来报告:“大家,汝宁又来战报了。”
“哦?”李适看了一眼霍仙鸣,想了想摆摆手:“拿上来吧。”
张军的战报,或者说他的上书都是直接交到皇帝手里的,除了皇帝身边的大监,任何外臣都没有权力查看,包括宰相。
这是节镇的特权,也是皇帝有意为之,主要是避免中外勾结。至少在表面上避免了。
接过上书,李适展开看了看,说的是已经找到并解救了颜真卿的事儿,老头完好无损还能召妓,请皇帝放心。
李适看后哈哈大笑起来,一想到颜老头在张军的军营中召妓歌舞他就莫名其妙的有点开心,很想亲眼目睹一下。
大臣活到七八十岁了还在为国分忧,这在古代已经是一种祥瑞了,看看贺知章老贺的待遇就知道了,退休都退的轰轰烈烈的。
老贺才是真大佬,李白那个谪仙人的雅号就是他随口叫出来的,李白在他面前啥也不是,想见一面都得大费周章。
这里得说一下为什么唐代盛产诗词歌赋,诗和赋在这会儿就是一种常用的正式文体,就像后世的各种报告那种。
大唐的风气豪爽开放,官定文体也有很多种。
像书,说,笺,信,散文是报告谏议类文书,词和歌是用来唱的,是乐,而诗和赋就是用来记事叙事,或者讲故事,当然也包含抒发情怀。
大唐可以以诗赋谋官,就是写诗词歌赋来吸引大佬注意自己的才华,谋求举官。
包括科举应试的文体也是以诗赋为主,散文为辅。
李白到处求人递诗写赋给别人做诗,包括很多著名诗人也都是,送这个别那个的,为的就是想获得青眼被举荐为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