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VIP(3/3)
这他娘的叫人怎么夸。总不能胡编乱造,让太上皇逮住把柄削头吧。
憋了半天,孟典只好道:“上皇,公主到底是女子,若是让她继位,只怕不妥吧。”
众人面容一肃:老孟,你是有话真敢说啊。
太上皇却没有生气,而是和蔼可亲地问起了孟典:“朕膝下只有宣明太子和皇帝,宣明太子早夭,皇帝罪孽深重,他膝下只有这三个孩子,数定蓟最能干,若不让定蓟上,你觉得谁堪当大任呢?”
王之庭心神一凛,他已经很久没听见太上皇这么温柔的声音了。他替老孟捏了一把汗。
其他人不似他这么懂太上皇,都觉得太上皇是真诚地咨询孟典。
孟典犹豫一二,才道:“二皇子和三皇子能力不足,陛下可寻有能力的宗室。只是微臣也不知晓谁更能干,还得您亲自挑选。”
此话一出,众人心思各异。
太上皇心想,好在这个孟典还是没有什么私心的。若他是为了老二或是老三说话,他才要真的生气。孟典也确实没有和宗室勾结,他不同意定蓟的原因,只是因为定蓟是个女子。这种观念上的东西太根深蒂固,不是诸葛盈拿出点成绩来就可以轻易改变的。
太上皇虽然有些着恼,却也不至于愤怒。
其他人则想:宗室!如今还有与太宗一脉关系近,又有能力、年龄合适的宗室么?
而且,说句难听的,真要宗室继位的话,岂不是由小宗入大宗?太上皇还活得好好的呢,感觉没有这个必要。
刘煜道:“孟大人此言不妥。陛下罪行不可公开,若上皇于宗室里选人,只怕惹人非议。”
是啊,就算皇帝身体不行了,那皇帝还有两个儿子呢,何至于从宗室挑人呢?那不就是在说皇帝有问题么,他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一个不好,又将他们企图遮掩的旧事给显出来了。
孟典一听,也觉得自己考虑不周。又深恨两个皇子无用,连一个女子都比不过,实在让人瞧不起。
众人都不大同意“宗室选人”一事。除了刘煜刚才所说的情况,还有便是,太上皇一辈子为大安做了不少好事,政绩无数,若是让这样一位老人家皇位落到了旁系手中,实在叫人唏嘘。
周霜见形势不妙,他之前在定蓟公主参政一事上隐隐地反对过,生怕公主记仇,因此此时也不得不站了出来:“上皇,公主就是再能干,也是陛下的女儿,若有朝一日,陛下罪行为他人所知,公主身上也有了污点。”
他这话一说,算是彻底绝了诸葛晟膝下三个孩子上位的可能。好在这里的几个人都是口严之人,否则这话一传出去,两个皇子加一个公主都要恨死他。
众人却也顺着他思路一想,是啊,皇帝的杀兄罪行到底是个大问题,很容易就惹火上身。这样一来,宗室不得行,皇子和公主也不得行,这可如何是好?
太上皇还是没恼,只是问他:“公主不行,皇子也不行,那你是认同宗室了?”
周霜发挥出了生平最大的智慧:“宗室的缺点,方才刘大人也说了。微臣以为,上皇的外孙自幼聪明,既是上皇血脉,又无太大污点。”
杜星阔虽是杜家子,可也是康乐长公主的儿子,如今康乐长公主已经和杜知文和离,这个孩子,便是改作“诸葛”姓,也是完全可以的。
若是让他上位,岂不是刚好。
杜星阔的才能,世人皆知。即便他不参加科举,也是如此。
太上皇却终于有了表情变化,“住口!”
不让杜星阔与诸葛盈争,这是太上皇对孙女的保证。而且,他之前早有这样的隐忧,才会不同意辛星阔随母亲改姓。可如今这周霜,居然提出了这样的主意来!
妄图破坏阿盈和星阔的兄妹关系,这是太上皇不能容忍的。
太上皇脸色难看,谁都看得出来。只是,有些人明白原因,有些人却不明白。
龙岩居然赞同周霜的这个提议,他没有太多的外孙和孙子之分的概念,觉得他们都是太上皇的子孙,如此不至于让太上皇老人家这一脉就此废除。
朱不悔一看,自己支持的定蓟公主的皇位只怕要插翅膀飞走,立刻就不愿意了:“诸位,你们别忘了,杜星阔的父族涉及谋反,他身上也背着污点。你们要为这明面上的污点,放弃暂时还没有污点的定蓟公主么?诸位可别忘了,公主除了女子的身份外,没有任何问题,在朝政上也颇为能干。”
太上皇心里一暖。这个朱不悔,还是有点东西的。说话都说到点子上了。他之前怎么听说朱不悔不太喜欢定蓟呢,这不能够吧。看样子定蓟收买人心是有一套的,在户部一段时间,将朱不悔这人也收服了。
周霜则皱眉道:“朱大人,你莫不是因为定蓟公主在你户部,便为公主冲锋在前吧?”他阴阳怪气道:“是了,朱大人之前还想过让定蓟公主做你家小儿媳呢。”
朱不悔:!!!
他也立刻想到了自己那一段黑历史,那是他为了不让公主参政而刻意为之的。如今被周霜拿出来嘲讽,也是他活该。他脸红起来,继续反驳:“周大人说的哪里话。户部从来都是陛下的户部,朝廷的户部,并非我朱某人的户部。”
眼看着太上皇也皱起了眉头,周霜心里一慌,立刻认错:“是微臣失言了。”
太上皇对着周霜道:“杜家污点不小,杜星阔可为能臣,却不能为人皇。”
好吧,既然你这个做外祖父的都这么说了,我也是替你白操心的。
太上皇见众人各有各的思量,最后拍板道:“定蓟除了性别,没有任何问题。即便是性别,在朕看来也不重要。我诸葛家未起兵时,也有女家主,不输任何男儿。”
那位诸葛家主有名有姓,确实不好反驳。
又有人道:“可如今是治国,并非治家……”虽说大安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你诸葛家的吧,可这哪有那么容易。
太上皇不好逼得太紧,便道:“这不是还没将定蓟立为皇太女么?只是让她暂代朝政,两个皇子辅助。若定蓟做得不好,诸位与朕,再想别的法子。”
太上皇退了一步,重臣们也不好逼迫太甚。太上皇能够这么和颜悦色地说话,已经很是难得了。还征求他们的意见哩。
而且,说句难听的,他们这些人,即便是对公主有那么一点点的意见,那也比较小,而且是出于公心。等太上皇这道旨意出去后,反对的人还多着呢。那些人私心可多。
到时候太上皇说不定也会自己改了主意去。
“上皇说的是。”
于是暂时便这么定了下来。明日早朝太上皇便会暂时主持朝政,并下诏令宣布历练这几个孩子。
谁都知道,两个皇子只是打辅助的,只有定蓟公主,才是太上皇的心头好。
太上皇提前和重臣商量,也是为了让能量大的他们不要出来捣乱,毕竟难处他们也都知道了。
至于皇帝害死宣明太子的事,更是要保密再三。他们可是答应了太上皇的,太上皇和陛下可不同。陛下手里头又没有一支只听他命令的龙泉卫。这龙泉卫处处都在,他们要真够胆,前脚泄露消息,估计后脚太上皇就提刀来削脑袋了。
如今风声鹤唳,太上皇正因二子相残一事心情不好,谁去触他的霉头啊。
太上皇让人送了这些人出去,才派人去查看定蓟醒来没有。
他作为公公,不好去儿媳妇的长央宫,听说诸葛盈醒了,便宣她来宣政殿见自己。
诸葛盈想起了上次见祖父的情景。当日祖父口不择言,可现在过了这么久,她早就忘了情绪了。
何况还是祖父为她撑腰,将她救出来的。
她一点也不生气。
太上皇见到诸葛盈,就上前一步,仔仔细细地打量她:“可还有哪里不舒服?”
诸葛盈一听这话里含的温情,便忍不住瘪了瘪嘴,本来不觉得委屈的,可骤然委屈起来。她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太上皇便明白过来了,阿盈只怕还怕着自己。那日他说了重话。
诸葛盈在外人面前手腕高超,让他忘记了,她今年也还不到十六岁,若放在旁人家中,还只是一个小姑娘。
该是被父母疼宠、兄长爱护的小姑娘。
可她助朝廷收了蓟州,铲除高家、杜家等国之蠹虫,发现平郡王谋反阴谋。不知不觉,便让人忽视了她的年龄。
太上皇喉头一哽,摸了摸诸葛盈的脑袋,轻声道歉:“阿盈,是祖父错了。”
没等诸葛盈说话,又补了一句:“你别生祖父的气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