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皇后娘娘的亲闺女回来了 > 第105章 VIP

第105章 VIP(2/3)

目录

他们都是在一个时辰前听到宫里传出两个大消息,实在坐不住,才结伴一同入宫的。第一个消息是,前首辅、先礼部侍郎晏君乐于建元二十二年,勾结乌仪四皇子,谋害了宣明太子。如今太上皇已经掌握了切凿证据,将晏君乐绳之以法。

第二个消息则是,陛下听说了此等大事,没想到害死兄长的人竟是自己信任已久的心腹大臣,一时气急攻心,又悲伤于兄长遭遇,触发旧情,昏倒过去,听说隐隐有中风前兆,已经在养病了。

所有人都傻眼了。眼看着大安日子越过越好,蓟州已经收回来了,他们还打算继续攻克北翟,拿下另外十二州呢(就算在天历一朝不能全部收回来,那也是能收多少是多少啊)。还有,和西凉刚刚商量好的通商,如今还作数么?

第一个消息大家可以不管,晏君乐犯下此等大事,要死就死呗,就算是朝中有些晏君乐的党羽,平时一力支持他的,只怕也无话可说——牵扯到宣明太子头上,那就是谋逆大罪啊!这可比之前晏君乐妻子调换皇家血脉什么的,严重多了。太上皇可还活蹦乱跳呢,那丧子之恨,是隔了多少年,也都记得一清二楚的。

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出了事,接下来朝政如何是好呢?是太上皇出来理政,还哪个皇子出来受封皇太子?好家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之前陛下从未立下太子,就剩下这俩皇子,都不怎么让人满意啊。

重臣们心里不免比较了一番,深觉生不逢时。若是生在建元那一朝,有个宣明太子这样的英才,他们直接去辅佐他也就完事了。哪里需要现在这样,矮个里头挑高个!

重臣们一心为公,没有什么私心。可多的是有私心的臣子,他们有些已经站了二皇子,比如孔漫,也有些人暗中想投三皇子,可惜没有门路。如今陛下一病,机会可不就来了么。他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争一份从龙之功。

几个重臣们也察觉出同僚们的心思,更觉得人心浮动,生怕陛下一病会出点什么事,于是结伴入宫求见太上皇。

实际上,就是他们不来,太上皇也要宣他们的。

他看着眼前一排人,吏部尚书王之庭,户部尚书朱不悔,英国公,首辅周霜,大理寺卿刘煜,刑部尚书龙岩、兵部尚书孟典。七个肱股之臣,虽说多少有些小心思,可到底尽心体国。

那周霜即便是晏君乐推荐入阁的,之前也被晏君乐掌控,可还是有自己的一腔抱负的。就是看在这份上,太上皇决定留一留他。

孟典有些着急地问:“上皇,陛下如今如何了?”

太上皇长叹一口气:“在座之人,皆是我朝肱骨。下面朕要说的话,你们出了这道门,就得把嘴封得死死的。”

众人一听,都心神一凛。太上皇已经多年没有上朝,如今看样子是暂时接管了朝政。

太上皇将自己调查几日的证据和诸葛盈交给他的两封信,给他们几人传阅。

待看完后,众人更傻眼了。此时心里纷纷炸起了惊天大雷!什么?宣明太子之死根本没有那么简单,是那乌仪四皇子有意祸水东引,为了让乌仪皇帝去死!宣明太子何其无辜!

还有当时的二皇子,如今的陛下,他也参与了此事,就是他给哥哥敬酒的时候,才害哥哥饮下毒酒,不治身亡。

原来陛下与那晏君乐早早勾结,只想着争权夺位。

天哪!他们就知道,好端端的,晏君乐害宣明太子做什么!果然是为了自己支持的二皇子啊!

太上皇没有将皇帝与他说的话都拿出来说,毕竟牵扯进“百毒丹”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还不如就如证据说的那样,就是皇帝和晏君乐勾结了四皇子,害死了宣明太子好。也得让这群臣子心里有个数,别对皇帝还有指望。

如今太上皇如此坦诚,在场都是聪明人,也都知道了他的意思。两朝老臣王之庭最有资格发言,他难得地做了第一个发言的人:“上皇,陛下有此杀兄之罪名,您打算如何处置?”

太上皇又撒了个谎:“他被朕查出来,惊慌失措,惊骇交加,生怕朕与他算账,把自己气病了。”

众人:“……”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不是那么相信呢。

不过,由此观之,太上皇是真的恨透了小儿子诸葛晟了。他对外头宣称的是,陛下得知长兄被晏君乐暗害,自己却信重了晏君乐这么多年,气得卧病在床。

对他们这些重臣又是一套说辞,说陛下自己心虚,给自己整病了。

但是,这份证据确凿,无可辩驳,几乎就将陛下钉得死死的了。他们还是相信这份证据的。毕竟,若非实打实的证据,太上皇也不可能下狠手去整自己的亲生儿子——老天鹅,那可是他老人家的仙蕙太后给他生的啊。

周霜问道:“那陛下……”

太上皇正了脸色:“说起来也是朕教子无方,膝下出了这样没心肝的逆子,可他到底是一国皇帝,若是贸然处置,也怕引起动荡。是以朕打算暂且过渡,他在宫中养病期间,朝政就要诸位多多劳心劳力了。”

是是是,您老人家说“养病”,谁敢说不是“养病”。

他们最怕的就是太上皇一怒之下,当着众臣的面,一刀斩了陛下,或是向全天下宣布陛下的罪行。

那大安就真的没有脸面了。一国之君身上有着如此大的污点,简直是任由他国势力攻讦的由头。

好在太上皇也有分寸,只对他们说了。

至于对皇帝的忠心,对不起他们对陛下忠心耿耿,那也是对大安忠心,对朝政忠心,换一个陛下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论起做皇帝,太上皇可比陛下要靠谱得多。

如今一想到陛下身上有杀兄的污点,那个兄还是最好的太子诸葛商,更觉对陛下痛恨。

于是都应下:“微臣必不负上皇托付。”

现在他们都明白太上皇的意思了,要平稳过渡,慢慢废掉皇帝的权力。他如今在“养病”,就是太上皇的机会。再说了,父为子纲,就算陛下没病,也干不过太上皇。

太上皇不打算将儿子的罪行公之于众,可也不想轻易放过他。至于皇帝之后能不能保住性命,这却不是他们要操心的事。太上皇自有打算。

太上皇听了,脸上带笑:“至于朝政,皇帝虽有罪,其子女无辜。几位公主皇子也在户部、刑部、兵部历练多时了,朕有意让其中一个暂代朝政。”

什么?太上皇居然不打算亲自上阵,而是交由孙子或孙女?

等一等,他刚才说的时候是不是将“公主”放在了“皇子”前面?

好像是的。

难不成太上皇属意公主殿下?

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能?!

刑部尚书龙岩知道太上皇在问话,便道:“回禀上皇,三皇子殿下真心有余,能力不足,假以时日,方可成玉。”

他这番话真心实在,一点也不假。众人一听,也暗中点头。确实,三皇子还有点孩子模样,一心在吃喝上,让他来处理朝政——老天鹅,要是我是北翟,我就连夜打过来了。

兵部尚书孟典也接着说:“二皇子殿下心思机巧,在兵部与人为善,时时交好。”

众人:……

不愧是你老孟。谁都听出你的意思了。二皇子这个人,叫他做正经事就是不做,整日里想着拉帮结派,有没有人来管管啊,我的兵部都要被他搞得乌烟瘴气了。都是重臣了,难得见到老孟这么阴阳怪气的。

一时间,大家恍若都忘了宣明太子那桩惨案,以及陛下此时养病的情况,小声地笑了起来。笑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是欢快的氛围。

说起来,孟典这么说,实在是几个月积累下来的愤怒。他早就看二皇子诸葛非不顺眼了。兵部是最讲究实绩的部门,涉及疆土大事,排兵布阵,向来重中之重,孟典本人就是将军出身,立下不少战功,好不容易将兵部的风气给捋直了,二皇子一来,又开始搞事。他这个一把手哪里会乐意。

太上皇听了孟典这么说,心下也道,这个老二,就是不安分。之前屡次冒犯定蓟不说,本职工作也做的不好。考虑谁也不能考虑他啊。

刑部和兵部说完,就轮到了户部。

朱不悔可不替诸葛盈谦虚,他实话实说:“定蓟公主在户部,勤勉细心,可造之材。”

就不看在诸葛盈救了管渊一命的份上,单说这些日子诸葛盈跟着他处理杜家和高家、平郡王的事,也看得出来她的确是个“可造之材”。

朱不悔此话一出,顿时引起几个重臣的回首。

哦哟,真是人活得久了,什么都看得见啊。

曾几何时,朱不悔朱大人,那就是反定蓟公主的前锋啊。他不知道多有道理呢,与礼部孔漫混迹在一起,整日里说公主不对,现在倒是改弦易张,彻底投向公主门庭了是吧。

没想到你朱不悔居然是这种人。

他们之所以反应这么大,也是因为太上皇刚才的意思说的很分明了,就是让三部头头都说说属下的表现,要从里面挑一个暂代朝政。一开始嘛,总是暂代朝政,慢慢地,可不就坐上皇位了嘛。

要知道,在有些朝代,就连太子都没有暂代天子管理朝政的资格呢。他们也就是命好,赶上陛下犯了大罪,在太上皇这里过不去。

只是,若真的让公主暂代朝政,他们又过不去心里的那一关。

尤其是周霜,他看向孟典和龙岩,你们倒是冲啊。别说皇子缺点啦,看看人家朱不悔,就知道推自己的属下,你们也冲起来!

说实在的,孟典和龙岩也未必就喜欢定蓟公主上位,可一来公主功劳不小,二来两个皇子实在太不成器。要说的话,也得有功劳可说啊。两个皇子入朝都这么久了,他们干出什么事来了吗?

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