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 55 章(1/3)
平心而论,太上皇对于皇帝来说,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太上皇了。一般来说,太上皇那就是皇帝亲爹,就算退了位,也时不时要出来搅风搅雨的,要皇帝继续尊崇他。
可太上皇多好啊,自己把皇位传给了皇帝,就出去游历天下,不知道多爽快。之后更是不干涉朝政,由着这个小儿子自己发挥。
他有时候三两年都不回一趟燕京的,对皇帝委实构不成什么威胁。是以长年累月下来,皇帝和晏首辅的警惕心都下降了。
他们实在是想不到,太上皇居然这个时候会回来。人倒霉的时候,还真是哪哪都倒霉,哪哪都不顺。
晏首辅则更是忧心。旁人说提了谁谁谁的脑袋,那很可能是玩笑话,或是吓唬人的,对太上皇却完全不是这样。他老人家说要谁的命,那是真的要。
所以很多历经两朝的臣子心里都有数:太上皇的朝堂,那是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他是杀星,手底下用的人也大多一个路子。可朝堂也安稳得很,甚至更好了。皇帝的朝堂呢,那简直是黏黏糊糊的,一点也不痛快。尤其是习惯了太上皇画风的老臣,到了皇帝这一朝,简直一天想吐槽个八百回!
也不求陛下你和你爹一样,和你哥哥学学好么!天啊,都是一个爹一个娘生的,陛下怎么会是这种性情?!
太上皇坐在上头,下面百官的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纵有那心思深沉的,他也能窥见一二。只有那晏君乐,委实是个能撑住事的,明明就心里忧心得不得了,还是一派正直模样。也难怪哄得了他家那个傻子!
真没用的小儿子!晏君乐都比他强!好在最近发现了这事呀,若是真被他们继续隐瞒下去,等他一死,天下就改姓晏了。也是可笑。
他可不想死了下地府被祖宗们捉着骂:叫你生了个怨种煞笔儿子!
他还想着和他的爱妻好好叙旧情,和他的宝贝宣明好好说说话呢。
*
晏府。
太上皇派来晏府接晏盈入宫的人,正是大太监常希。
常希如今明面上还是皇帝的人,实际上却已经是陆皇后的人了。今日这一出,他不知道是不是娘娘的手笔,可他知道,让小公主认祖归宗的机会来了!
他一定要帮娘娘,帮小公主。
皇帝当着太上皇的面,让他将晏大小姐召入宫中。还暗地里给他使眼色,让他去晏家安排,大概是制造“晏大小姐病了”或是别的提点警告晏大小姐云云。
可是——他常希眼睛又没有那么好使,他没看见哪。
韩氏这些日子在家里,也是不大痛快。家里少了个阿知,没有个贴心人儿了,晏盈那混账还时不时的气她。想要把陆九枝赶走,可是出了好多招,愣是没见效。陆九枝第二日还是活蹦乱跳地跟在晏盈那贱人身边。
还有,她如今但凡出席个什么宴会,就有人会背地里议论她,对她的阿知指指点点的。她从前怕晏盈连累她的女儿名声,现在倒好,阿知倒先出了名了——她就算是嫁给了太子,可名声也坏了。茶余饭后的,谁不知道晏首辅教女无方,教出了一个勾引太子的女儿出来。
哟,她那女儿呢,放着正头娘子不去做,就非要勾引太子,现在好了吧。别说是太子妃,侧妃都别想了,直接就是个孺人。真是笑掉人大牙。张将军夫人在其中出力颇多,叫晏知之前欺负她家的三姑娘!现在正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时候了!
韩氏过得不舒坦,干脆也就不出门了,就连回娘家,也遭了娘家人的怨,原来他们韩家人出门也被人用异样眼光打量了。
常希来的时候,正好是韩氏接待。韩氏见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来了,还当是有什么事呢,又一想,就算是皇帝找她有话说,也绝对不可能是大白天的派着人这么明目张胆前来。
“常总管,不知今日过来是有何事?”
常希笑道:“贵府晏大小姐可在?”闭口不答她的问题。
韩氏心里一沉,却也没办法,只能将晏盈叫了出来。
晏盈三日前便知道有这一天了。她与祖父说的好好的,她完成了祖父的考核,祖父也当为她做主。算算时候,昨日殿试结束,也就是今日了。
殿试的结果昨日已经出来,甚至在今日已经发榜了。只是琼林宴尚未举行,也还未为新科进士们授官。太上皇之前就是担心影响科举考试,才按捺不发。
之前是担心,太子的事一旦事发,朝堂势力又要重新洗牌。就算顾忌着晏家势力,不能一次性将晏首辅铲除,也必然会让晏首辅为首的集团元气大伤。太子所在的一派也要崩塌。东宫有变,本就是朝野大事,时机不好的话,别说科举了,其他什么也要玩完。
就哪怕不考虑这些了呢,所有官员都跑去吃太子和晏家的瓜了——谁来改卷,就问,谁还有心思给这些举人们改卷啊!
现在呢,殿试结束,三甲名次已定,也不会在生起波澜了。太上皇于是就选定了今日,要让西贝货滚蛋。
宫外头正张着榜单,宫里头却是在演变一场惊涛骇浪。
晏盈道:“常总管,您找我有事?”
常希当着晏盈的面便道:“晏大小姐,此番是太上皇令奴才请您入宫。今日早朝,都察院满大人便参了太子殿下身世来历不明,,又参了晏首辅与皇后娘娘换子一事。您才是皇后娘娘的亲生女儿,太子殿下不过是晏首辅的儿子罢了。满大人列了两条证据,俱是板上钉钉,太上皇刚好归来,便让奴才请您入宫,一辩分明。”
晏盈恰到好处地做出震惊模样,还看向韩氏:“阿娘,这?”
别说晏盈了,就是韩氏也震惊得很。她原以为,太子的身世就要一辈子压着了,怎么会忽然被人揭露出来?皇帝是干什么吃的?他手下有人发现了,也不知道封口?还要闹到朝堂上来?
还有,太上皇也回来了。一想到太上皇,韩氏心里就忍不住要打个哆嗦。皇帝好糊弄,太上皇却不好糊弄。他老人家可是精明了一辈子。一见到他,她就忍不住想起宣明太子。他们两父子都不好惹,只有皇帝,好忽悠。
韩氏不可思议地看着常希。别人不知情,你常希当年可是也参与到了皇帝换子的事情来的,你怎么回事?你屁股歪了不成?难道你当自己能不惹火烧身?
她也做出震惊模样:“这如何可能?太子殿下是皇后娘娘与陛下亲子,盈儿也是妾身与夫君之女,如何能有错呢?”
常希面色淡了些:“这些韩夫人等首辅大人回府再问吧。晏大小姐,请随奴才进宫吧。”
晏盈看向韩氏:“阿娘,您从前便待我不好,莫非早知道我不是您亲生女儿?”还不等韩氏做出反应,便道:“也罢,是我们没有母女缘分,不可强求。常总管,有劳了。”
韩氏:……
这一通话噼里啪啦下来,她还没反应过来。等想要反驳时,晏盈已经跟着常希走了。
她看着周围震惊的下人们:“看什么看?无稽之谈你们也信?!”端的是又发了一通火。
在家中读书的晏常平却已经听完了这一场fēng • bō,他走到母亲跟前,小声地问:“阿娘,刚才那太监说的,可是真的?”
韩氏心情烦闷:“没有的事。”
晏常平却不肯信:“阿娘,这里没有旁人了,您告诉我实话,到底是不是您将长姐换了?阿姐是宫里的女儿,太子殿下才是我阿兄?”
他越想越觉得很可能就是这样,不然怎么解释身为慈母的阿娘唯独对长姐不慈如此?
韩氏被戳中了心头事:“别胡说。太子殿下才不是你阿兄。”
晏常平心里头却有数了,他感到失望又荒诞。这就是他的家人。如今东窗事发,晏家也要完蛋了。他享乐这么多年,也好一并还了。但是,他们换回去,就是补偿了晏盈了么?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
晏盈入宫途中,却不怎么与常希搭话。一则与他不熟悉,二则心里惦记着事。
常希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卖个人情给她,方才说了一通信息给她。她心下却发沉。那满晖,如何又将阿娘卷进去了?单是告晏首辅也就是了,为何还要参阿娘一把?
难道祖父的人,办事就这么不靠谱么?
她虽然知道无需太过担忧,但终究还是有些不安。这和说好的不一样。阿娘就是能脱身,会不会有损名声?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阿娘是皇后,一国之母,名声自然是极其重要的。
祖父如何出了这样的昏招?晏盈心里头不由有些怪罪了。
朝堂之上,此时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等着那晏家的大小姐进来。说来奇怪,最近她大出风头,听家中女儿说了,晏大小姐是个有才华的,又是夺了国子监时务斋的魁首,又是得了皇后娘娘的青眼。
可是——大概皇后娘娘也想不到,被她青眼有加的人,会是她的亲闺女吧。
太上皇坐了皇帝的龙椅,皇帝一句话也不敢吭。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那也是他亲爹!亲爹做过皇位,属意的继承人不是他。皇帝至今还记得,一开始父皇喜爱的人是他的兄长,宣明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