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乌乎不亡?(3/4)
夏完淳点点头道:“恐怕也只能如此了。”
吴争此时扫了三人一眼,突然问道:“诸位都是抗清复明同道之人,吴争想问问诸位,大明为何亡?”
这问题问得很突兀,尽在三人的预料之外。
吴易率先回答道:“我是崇祯十六年进士,比诸位年长几岁,就抛砖引玉先说几句吧。从崇祯、弘光朝再到眼下,大明已经亡了,如今长江已经失守,若不是临安伯光复杭州,恐怕钱塘江也已经失守了。如今的绍兴府、福建隆武朝,与其说是南明,不如说是残明,你我皆是明人,可有些话不吐不快。”
“以我看来,大明的灭亡不在于党争,党争不可怕,可怕得是双方为何而争。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党、复社,他们不为对错而争,只为争而争。这很可怕,无论谁输谁赢,与国无利,与天下大害。诸位以为如何?”
说到这,吴易看了夏完淳一眼道:“存古老弟,我这可不是针对你和令尊。”
夏完淳轻哼一声,没有理会吴易。
钱肃典见吴争有些不解,说道:“大人或许不知,存古父亲和卧子先生都是几社创始人。”
吴争眉头微皱,其实他对明末的党争知晓不多,但却厌烦这党那派的。
吴易说得没错,不管是怎样的正人君子,一旦陷入党争,那就会违心处事。
不为对错而争,只为争而争。这十一个字概括了党争的巨大危害。
吴争绝不想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有这样的党争出现。
可吴争的皱眉,让钱肃典以为吴争是没有听说过几社,于是解释道:“几社,意在绝学有再兴之机,而得知其神之义也。旨在心古人之心,学古人之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