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惩戒营(2/4)
一个包装步骤的省略不是小问题,伊热夫斯科这会的做法是经过装备部轻武器dàn • yào生产局批准的:不然有可能有人会为此而被枪毙!
少了层铁匣,最重要是前线部队的反应----对于需求量最大的毫米步枪弹,指挥员和士兵们只要能保证他们的dàn • yào供应,这会包装上少层防水的铁匣可以接受:因为它们连受潮的几乎都没有就已经被使用了,但其它一些dàn • yào还是需要标准的包装。
部队的实际需求是什么,工厂就提供什么,其他枪弹还是要标准包装,将来供应能够保证后,所有dàn • yào都会恢复标准步骤操作。儿这会因为木头箱子都是“流水线”制造的,少了层铁匣子,里面的几十个纸盒子运输中会不稳定:工人同志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多塞两个空的纸板包装盒,问题解决。
提供两个纸盒子,比两个铁匣子要容易得多----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一切为了前线。
前段时间工厂生产的dàn • yào是直接运往前线,也许从火车站就直送往火线,不过这会似乎缓和了很多。而工厂的镀锌铁匣子配给也似乎能够充足供应了。从下周开始,工厂将恢复标准包装程序----这会用的怎么说也是应急措施。不能成为习惯。
林俊地座机正飞跃斯摩棱斯克州,他做早座椅上在看一份上午接到的电报,发自南斯拉夫。
上个月下旬。德军优势部队包围了恰恰克、波热加和乌日策三处游击队根据地,铁托地游击队已经无法继续在西塞尔维亚坚持下去。
11月25日,游击队开始从乌日策撤退,其中有约300名伤员,这是铁托和联络员协商后定下的规矩:伤员如不能安置在安全地方,部队就必须带着他们---因为根据南斯拉夫本国和苏联游击战的经验,游击队员一旦被俘,下场只有一个!29日。德军坦克攻入了乌日策。乌日策工人营负责守卫通向该市地北部要道,被德国人分割包围,全营二百四十人就象温泉关的斯巴达勇士那样血战到底,最后都牺牲在卡迪尼亚查山上!
游击队主力穿过兹拉蒂波尔山,朝那些荒凉的、人迹难至的山区行进,终于撤退到黑山的杜米托尔,在西塞尔维亚留下了大约3000人坚持斗争。
第一次反“围剿”的失败表明,游击队在同技术兵器远占优势的敌人正面作战时还缺乏经验,游击队也不善于进攻敌人牢固设防的据点。
在今年夏季地起义中。南斯拉夫农民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斗的,铁托却需要一支能够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12月8日,铁托组建了第一无产者旅,这也是林俊派去的联络员们的意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机动野战部队。
第一无产者旅基本成员是来自黑山和塞尔维亚游击队的119名志愿兵。旅长是参加过国际纵队的塞尔维亚人科查-波波维奇,林俊地老战友,虽然当初没见过面。
“南斯拉夫的游击战争终于进入正轨,就看铁托和南斯拉夫的无产者们能不能创造人类游击战争中的奇迹了。”
机舱外地俄罗斯原野一片洁白,农庄已经基本停止了一年的生产,在为明年做准备。
明斯克战役前,斯大林发出过一个“决不容许后退一步的命令”,他不想再战略退却:这道命令使红军顶住了敌人的进攻。还有另外一个作用。今年就已经显现了出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俄罗斯西部的巨大粮食产区还在自己手里。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红军指战员们用钢铁防线保护了自己的耕地。为自己、为亲人保护住了宝贵的粮食!
原本这个时候,苏联基本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几个粮食产区,粮食产量跌到历史最低,统帅部都拿不出养活部队地足够粮食,更不用说平民,配给低到了难以想象地地步,很多人都饿死在这个严寒刺骨的冬天!
但现在,虽然失去了部分粮食产区,但绝大部分还在自己手里,秋收地粮食也已经驻屯或分发下去,至少在明年球收前,如果战线不再向东,供应虽然紧张,但至少大规模的饥荒是不会出现了。
闭目养神的林俊继续考虑另一件事:前天他用电话通过了一份统帅部的命令,是亚历山大打给他的:红军将设立“惩戒营”。
兵员匮乏这会虽然还不是非常严重,但已慢慢有所体现:其实林俊并不这么看,因为战争前期红军的损失数大概只有“历史标准”的三分之一,至少“基辅合围”那样的情况没有出现,有经验的部队和指战员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