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 战船(2/3)
甄家的余泽还在,一时半会儿怕是也倒不了,不过大出血是肯定的了。
等贾瑛带人赶到了福州布政衙门,贾雨村还没见着,倒是先遇到了一个熟人。
“未曾想,居然会在这里遇到故人,希贤兄,久别无恙否?”
巩尚仁对于此次的会面也显得有些惊讶,愣神过后,才一脸笑意的迎了过来:“听说你升任了水师总督,你不去追剿海盗,怎么到福州来了?”
贾瑛苦笑一声道:“希贤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我倒是想出海剿匪呢,可我的有船有兵啊。浙江的事情,闹得有多厉害,想来你也听闻过,数万匪盗,仅仅靠镇海卫、崇明卫那十几只破旧战船,冒然出海,不是给人送人头嘛。”
巩尚仁听了,眉头微微一皱:“江南水师的底子可不薄,这才二三十年的光景,已经到了这步田地?”
巩尚仁为官这么些年,多数时间都在山西,对于江南的情况,他还真不怎么了解。
不过,就他所知,宣隆帝迁都之前,江南的水师可都留下来了,每一个跟着北上的,后来登州卫、天津卫、复州卫、金州卫、旅大卫这些水师,都是后期组建的,想想当年大乾的海贸有多繁盛,就能知道,想要维持这种盛况,需要怎样的海上军事力量了。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过二三十年的光景,就算是败家,也没有败这么快的吧?
贾瑛面色沉重的点头都:“只会比你想到的更糟糕,海疆卫所水师,都快成陆军了,有半数的官兵,自入伍以来,连水里都没下过,完全就是旱鸭子。各个卫所原本的一些家底儿也大都没了,破旧小船两三只,这种状况,让我如何带兵剿匪?”
巩尚仁痛心疾首道:“留白,我虽未曾去过海疆卫所,可听你这么一说,大体也能猜到,此中必然涉及军中将领贪腐成风的问题,你可不能不管啊!”
巩尚仁虽说与贾瑛相交的时日并不算太长,可从平日里相处时的话语中,也不难窥测一二贾瑛的性子。
在巩尚仁的印象中,贾瑛的治政的能力如何先不说,但对方绝对是个聪明人,只是不怎么爱管闲事,只扫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不在他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通常不会插手。
贾瑛面带苦涩的说道:“希贤兄,朝廷让我剿匪,你却让我查贪腐。仅仅是为了完成朝廷交给我的重任,就已经让我焦头烂额了,从来到江南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我都没有好好休息过。若是再揪着那些陈谷子烂籽麻旧账不放,我还剿不剿匪了?”
巩尚仁闻言,眼底闪过一抹失望,不过他也无法强求贾瑛什么,每个人坚持的信念是不一样的。
“还未问希贤兄,你怎么到福建来了?”
巩尚仁回道:“朝廷下令彻查浙江福建地区桑改转款的贪腐之事,我身为户部福建清吏司主事,自然就被派下来了。”
“只有你一人吗?”贾瑛问到。
巩尚仁摇了摇头道:“陛下命昭和亲王代天巡视,冯骥才为钦差,还有户部浙江、福建两司的主事官为辅左,到江南来查桑改转款贪腐一桉,我只是先行一步赶到了而已。”
“昭和亲王呢?”
“殿下的行程,我哪里会知道。”巩尚仁摇了摇头道。
接着又说道:“哦对了,还有一事,肃忠亲王也会来。”
杨佑?这是查桉,又不是打仗,陛下怎么把他派来了?
“福建的事情可有进展?”贾瑛开口问道,顿了顿,又说道:“若是不方便,只当我没问。”
“没什么不方便的。”巩尚仁摇了摇头道:
“上面大人们的事情,我插不上手,我只管查账。福建布政司的田亩丁册与每年的税赋对不上,地方大族藏匿人口,拖欠丁税的现象极为严重,就拿上任文华殿大学士于阁老家来说,仅他们一家,就拖欠了朝廷三年的税赋,而福州府的田亩,有将近一成都是属于于家的。”
“朝廷会动于家吗?”贾瑛问道。
“殿下的意思是,秉公办事,不过我只负责查账,后续的事情,恐怕还要等殿下到了才能决定。”巩尚仁回道。
与巩尚仁匆匆别过之后,贾瑛在布政司衙门旁边的一处民宅内,见到了贾雨村。
“雨村兄,你这么急着把我从泉州喊来,是有什么事吗?”
“贤弟先请入座,这是新采摘的武夷岩茶,还请贤弟品评。”贾雨村一边为贾瑛斟了一杯热茶,一边招呼道。
“软亮匀齐,红边朱砂色,这是武夷山的大红袍啊,雨村兄好口福,到哪儿都不缺人孝敬。”贾瑛也不拒绝,骑马跑了大半日,他也有些干渴。
“人活着,不能太亏待了自己,该享受还是要享受的,如何?”明明是火烧眉毛了,却不见贾雨村有半分焦急。
“上次就和你说过了,我不懂茶艺,不过回头这茶给我带几斤走。”贾瑛径自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和雨村说话,从来不用客气的,大家都是俗人,犯不着。
“说罢,找我来何事?若是没事,我还要着急回军营呢,水师那边千头万绪,还没理清楚呢,可没工夫在这儿耽搁。”
贾雨村抬头看了贾瑛一眼,缓缓开口问道:“陛下派了昭和亲王亲自到江南查桉的消息,你听说了吗?”
“也是刚刚才知道。”贾瑛把玩着手中的茶杯,澹澹回道。
“不满贤弟,为兄此次怕是又遇到过不去的坎儿了。”贾雨村悠悠一叹道。
贾瑛面含笑意,看向贾雨村道:“见你如此悠闲,我还以为你一点都不担心呢。”
“不过苦中作乐罢了。”
“怎么,京城李阁老那里,就没给你递个信儿?”贾瑛好奇道。
贾雨村摇了摇头“天下为棋,我不过是棋盘上的一颗黑子罢了,随手可弃。王大人远在九边,一时又过不上这边......唉!”
听了贾雨村之言,贾瑛神色一愣。
李恩第会抛弃贾雨村吗?如果连贾雨村都抛弃了,那江南的官员是不是也被他抛弃了?
可是没了这些地方官员的支持,他这个首辅,还能坐稳吗?
他到底想做什么?
“雨村何出此言,李阁老堂堂大乾首辅,不会连自己身边的人都护不住的。”贾瑛装作没听懂一般。
贾雨村扫了贾瑛一眼,自然听得出来贾瑛的心不对口,不过他也不在意这些。
“听说,肃忠亲王此次也会陪同南下,而且是陛下的意思。”
“雨村兄何意?”贾瑛有点猜到了贾雨村亲自己来所谓何事。
贾雨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问道:“我听南京兵部的吕大人说,贤弟想要打造新式战船?”
贾瑛深深看了贾雨村一眼,没有说话,等着对方的后续。
“我本是湖州人士,前次罢官之时,便是台州知府,海疆卫所的情况,我大致也知道一二,贤弟若想造船,怕还是缺了一样东西。”
“什么?”
“银子。”
“朝廷对于海防并不看重,水师之名,有名而无实,是以才会有此次浙江之变。去岁如海兄从江南调粮北上,便是我从中牵的线,朝廷如今还欠着江南大族以及那些富商豪贾不少银子呢,以户部目前的状况,恐怕不会轻易拨银,助贤弟重见水师的。”
这也是贾瑛所顾虑的。
“你有什么办法?”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瞒的。
“福建的地方大族,他们有的是银子。”
“他们会愿意吗?”贾瑛笑道,真是一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由不得他们,此次陛下下旨彻查浙江福建两省,地方官员的贪污腐弊一事,那些大家族如今正人人自危,四处求告呢,如今他们是有钱没地儿花。”
“可我记得雨村兄并非是福建的父母官吧。”
贾雨村回道:“但我身上还兼着桑改的差事,当初便与如海兄有过约定,他管浙江,我管福建,那些世家大族当初可没少在桑改一事上捞银子,只要揪住此事,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他们都绕不过我的,而我这里有冯骥才想要的桑改转款的账册。”
贾瑛沉默不语。
雨村见状,继续说道:“那些世家大族不过是末日余晖,秋后的蚂蚱,此时只要有一根能救命的稻草,他们绝对不会放弃这次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