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宁府贤孙 > 第二百三十四 战船

第二百三十四 战船(1/3)

目录

泉州府,金门所。

贾瑛一袭明甲,身披暗红色的斗篷,正站在一处礁石之上,隔海远望。左右相距不愿,是一个个披甲执锐的士兵,在其身后还有两名身着甲胃的将领。

“澎湖巡检司废了多少年了?”贾瑛的声音忽然在前方响起。

身后一名将领闻言,急忙回道:“回总督大人,自宣隆三十六年始,迄今已有三十一个年头了。”

三十一年,也就是说朝廷禁绝海贸也有三十多年了。

“如今澎湖列岛是被那一伙儿匪盗占据着?东番岛呢?”

“回大人,占据澎湖诸岛的是九大海盗头目之一的鹞翻子,他手下有八名大将,对外又号称八大金刚,麾下匪目近万人,其中不乏倭奴与新罗百济遗族。东番岛并不在他们的控制之中,岛上的土着大肚儿藩国,经常与其发生冲突,双方都奈何不得对方。”

“近万人?”贾瑛疑湖道。

“回大人,这近万人还要包括生活在澎湖诸岛上的普通百姓,那些人多是从陆上迁过去的乾人,有许多是在乡里犯了事的,后来拖家带口的就都迁了过去。还有一部分,是当初澎湖巡检司为了充边,而强令牵过去的百姓。”

贾瑛点了点头,这才像话嘛,若是一个海盗就有这么强大的实力,那朝廷官兵还是继续在路上龟缩着得了。

“泰西人呢?他们没有向东番岛伸手吗?”

“来过几次,都被鹞翻子与大肚儿藩国联手击退了。”将领回道。

问了些问题之后,贾瑛便陷入了沉默。

这半个多月里,他从镇海卫出发,一路向南,巡视过了大半的浙闽两省的海疆卫所,情况吗,不难想象。

除了南直隶之下的江南水师,还保持着一定的战力外,其他的沿海卫所,大部分,连一艘像样的战舰都没有,多是一些渔船,乌篷,江南水师大半已经名存实亡了。

对于水师如今面临的局面,地方官府卫所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最根本的还是朝廷的缘故。

从海禁政令下达的那一刻,江南水师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连还都出不去了,还要战船做什么?

这些卫所官兵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于是便罢朝廷的舰船,作价卖给了地方大族豪商。大乾的海疆,便从原先的海防,变成了如今的岸防。

水师下不了还,还叫水师吗?

向剿灭海盗,就得有船,造船的技术和船坞大乾不缺,虽说三十来年过去了,可当初的工匠还有许多活在世上的,而且匠户一般都是以家庭为传承单位的,父传子,子传孙,只要那些匠户人家还在,想要战船,随时可以造出来。

关键是缺银子。

龙江造船厂给出的官方战船报价,一艘四百料的战船,造价费是七十四两九千钱,两百料战船三十两,一百五十料战船二是二两六钱,只听听这个数字,很便宜。

可事实上,会有这么好的事吗?

一艘楠木漕船的底料,就要一百二十两银子,便宜点的杉木、松木是七十五两,而这仅仅是运河上行驶的漕船,换成战船呢?

贾瑛将造船的意向透露出去后,不久,龙江造船厂那边,便送来了一份报价清单。

一艘面阔两丈八尺,身长十丈的战船,所需木料费三百六十两,所需各类钉卯桐油杂费一百九十八两,所需军火器械装备费一百九十六两,用工数两千四百八十七人,所需工费六百七十八两六钱。

合计一千三百七十二两六钱银子。

这仅仅是纯造价费用,战船上装备的火炮铸造费用需要另行计算,毕竟火炮的铸造只有军器局才有资格,龙江造船厂收取的装备费用,仅仅是把铸造好的火炮装在战船上而已。

炮弹子药不要钱吗?还有按照大乾现有的战船配置,一艘超过四百料的大型战船,最少需要火铳手一百二十人,一支火铳的实际造价是不到四两银子,如果压一压,大概三两左右应该就能拿下,一百六十支最低配置,就是三百六十两。

还有士兵的武器,甲胃费用,这都需要银子。

照这么计算,打造一艘十丈长,两丈八尺宽的战船,最起码也要两千两银子。

十丈长的战船,就要接近六百料了,贾瑛倒是不需要这么大的,战船不是越大越好,在全靠船帆作为推动力的时代下,战船过大,反而失去了灵活性,开出去,只能吓唬吓唬敌人。

还是要以中小型战船为主,六百料以上的属于大型战船,两百到四百料的属于中型战船,一百五十料一下的属于小型战船。

船型越小,其造价费用越低,没相差一个型号,几乎相当于折半减价,四百料的一千三百多两,两百料的不到八百两,一百五十料的五百两左右。

《镇妖博物馆》

贾瑛准备打造一到三支舰队,一支舰队大型舰船一艘,中型舰船四到六艘,小型舰船根据肩负任务不同,大致可以配备一百五十料或是一百料战船八到十二艘,以及小船若干。

这样一支舰队的造价费是两万两银子左右,三支就是六万两银子左右。

看似所需花费不多,可这仅仅是下海之前就要花掉的,后面的保养费、折旧费、军饷才是重头戏。

一支水师一千五百到两千人不等,三支就是四千五到六千人,再加上登陆作战的后备兵力,三支舰队可以将兵力保持在一万上下,再多就养不起了。

一个士兵以大乾边军最低的军饷标准来算,是十五两,一万人,就是十五万两。

杂七杂八算下来,先期投入没有二十多万两银子,是办不成的。

而且后期,每年恐怕都要投入十几万两,这么大的事,他可做不了主,还是的朝廷来拿主意。

不过,他倒是可以把前面的事情先做了,等水师舰队既成事实,朝廷那边即便不情愿,恐怕也不忍心轻易驳回,毕竟这可都是花了银子的。

“宋伦,你兄长那里来信了吗?”贾瑛转身向旁边的另一名将领问道。

贾瑛在水师中认识的人不多,宋律曾经走了他的门路,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投到了他的门下了,所以当日便休书一封,调宋伦南下。

至于调令,他身为兵部职方司的主官,后期补上一份就是了。

而宋律,则是帮他去登州请林如海推荐的那位水师老将,戚耀宗出山。

“回大人,刚刚收到从山东来的信,兄长已经去见过戚大人了,不过戚大人托兄长转问大人,他若南下,将任何职?”宋伦回道。

将任何职。

这是讨官儿来了。

戚耀宗如今已经是卫指挥同知了,再往上便是卫指挥使,但如果仅仅是一个卫指挥使,还真不一定能打动他。如今叶百川已然是简在帝心之臣,只要他在安稳等上几年,累升是迟早的事,何必来南方受罪吃苦呢?

若是再往上,就是都司衙门了。

浙江都司恐怕马上就会空缺出来,只是若以贾瑛本职兵部的官职,想要保举都司级别的官员,还是难了些......

不过他还是江南水师总督,虽然这个总督仅仅限于海疆事宜,比不上正儿八经的都督、巡抚,但也有资格与都司官员平起平坐了,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大人,贾雨村大人派人送来请帖,邀您到福州府,布政衙门一叙。”喜儿走了过来说道。

“福州府?”

虽说他近日以来,一直忙于海疆事宜,可朝中的动向,他还是有关注的。

叛匪退走后,林如海与贾雨村处于各自的原因,一直忙于那顿地方,改稻为桑一事,暂时停了下来,江南监察御史冯骥才,一封弹章入京,揭开了江南桑改的乱状,引起了渲染大波。

朝廷命令冯骥才为钦差,负责调查江南官员贪腐腐弊一事,矛头直至浙江福建一系的李党官员。贾雨村首当其冲,林如海虽然是皇帝派下来的,但也不免被牵连,朝中已经有人开始请皇帝下旨治罪了。

江南的那些凡是参与其中的大家族也在被牵连之列,贾家拖了贾瑛的福气,自然是排在头一号的,还有甄家。

值得一提的是,甄家当初没有接受贾瑛的建议,以作退让,相反,他们还觉得是贾家背叛了两家多年来的老亲关系,甚至自那之后,都断了与贾家宗族这边的联系,贾瑛当日出征时,四家都来送行,为独缺了甄家。

而他家的事情也比较严重,不仅仅是侵地桉一事,还有因为第一批运往广州的丝绸被劫一事,牵带出来的江南织造局贪腐桉。

甄家子弟,利用多年在江南织造局积攒下来的人脉关系,卖官鬻爵不说,还涉嫌勾结织造官员贪污腐弊、欺压百姓,以低价从织妇手中采买丝绸布匹,以高价售卖给织造局,而且还以次充好。

贾瑛不知道甄家此时,有没有后悔当初不听他的话,且甄家之后也再没来找过贾家,不过金陵那边来信,甄家似乎有人进京了。

大乾官场这潭水,从来没有真正平静过,有的只是看不见的波涛,最终化为飓风海啸,贾瑛倒是见怪不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