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 71 章(1/3)
血雨楼的会面日期定在五天后。
地点是庆州的玉华楼,会面的雅阁为日晟阁。
两封密函上的内容,和萧瑾的猜测所差无几。
仅仅只是更换了称呼和细节。
大体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如何敬仰燕王的威名、以及燕王妃的美名,故而血雨楼恭请二人前往玉华楼一叙。
至于为何是交给徐郡守,而不是直接给燕王本人。
萧瑾猜测,既然会面地点定在玉华楼。
大抵这楼子也是血雨楼的产业,所以血雨楼才会知晓自己跟徐郡守交好。
再者,因为前些日子的行刺事件,此时庆州府邸戒备分外森严,可不是什么好闯的地方。
如果血雨楼想偷偷潜入其中,难度还是挺大的。
这是其一。
其二,血雨楼将密函交给徐郡守,可以展现他们的实力很强,眼线遍布各地。
也顺便暗中给萧瑾提个醒:燕王殿下,你做的一切事情,其实都在血雨楼眼中。
想到这些,萧瑾派遣叶绝歌和叶夙雨探查了玉华楼,重点在日晟阁。
不过二人探查完后,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所以萧瑾不会在明面上动手,只是让叶绝歌在玉华楼附近设下了暗探及卫兵。
萧瑾拿着玉华楼的地图,指尖掠过日晟阁旁侧那片面积颇大的竹林。
如果血雨楼想阴她。
那就得做好被围剿的准备。
……
近日,齐国各州郡都下起了大雨。
这是萧瑾穿书的第三个月。
临近中旬,她的生命时长仅剩两天。
而好巧不巧,生命时长到期不续的日子,正是和血雨楼会面的那一晚。
若说是巧合,萧瑾并不相信。
严重怀疑怕不是系统想阴她,故意卡最后期限。
距离会面还有几天。
派遣出去的白术也还没有回音,萧瑾一行人便索性去了信阳。
去信阳的目的也很简单。
萧瑾想在那条街巷,给小姑娘立一块碑。
因为山高路远,不便带着小姑娘的尸体颠簸。
所以秦雪衣被夏三娘埋在了庆州。
那是一处极好的地方。
山峰上栽中着杨柳,还有青青柏树。
土腥味十分潮湿,带着春雨的清新气息,本是很适合小姑娘安睡的一块地方。
但夏三娘却未曾在这座山峰上立碑。
直到女儿的面容完全被泥土所掩埋,她才强忍着不舍,收回了眼神。
夏三娘抹了把眼泪,哽咽道:“这孩子从小就怕生,今后奴家和雪庭都去了京城,她一个人待在这里,若是害怕了,该如何是好。”
一块墓碑对于一个母亲的意义,是让女儿回家。
所以萧瑾才会去信阳。
……
今天,信阳也下了好大的雨。
银朱和子苓撑起两把竹骨伞。
巨大的伞面遮住了坐在轮椅上的萧瑾,还有推轮椅的楚韶。
夏三娘和秦雪庭也共撑着一把大伞,隔绝了瓢泼大雨。
柳枝飘飞的院落里,立起了一块石碑。
碑上刻有秦雪衣的名字。
字是楚韶用匕首刻的,银钩铁画,十分好看。
起笔凿入石板三分。
落笔时,却极尽婉约缱绻之意。
还带着些淡淡的、不易察觉的温柔。
萧瑾命人在院子里移植了几棵杨柳。
想来再过些年头,春风经由此处,会泛起一阵杨柳风。
骤雨如注,下得越发大了。
银朱看着坐在轮椅上的萧瑾。
担忧之余,不由得轻声劝道:“王爷的身体本就不好,还是早些回去,也好少受点儿寒凉。”
萧瑾罕见地没有回答银朱的话。
她看着那块墓碑,伸出手,摸了摸冰凉湿润的刻痕。
宛如抚过女孩柔软蓬松的发顶,她的动作格外轻缓。
雨水打湿了玄色衣袖。
深深浸进去,像是墨汁一样。
楚韶未曾劝萧瑾离开,只是含笑看着这一切。
对于这样的场面,她早已习以为常。
那些逝去的人,总能凭借死亡,轻易得到生者的垂怜。
因为不管是活着的人,还是已经拥有的东西。
这两样,始终都是不会被珍惜的。
不过楚韶却没有发现。
就连她自己,拿着匕首一笔一划地刻着字时,其中也不乏怜惜。
她当时感受到了,不过转瞬间就忘了。
因为这中怜惜很淡、很廉价。
大雨冲刷过后,什么都不会剩下。
楚韶将一切都看得很通透。
所以当萧瑾扭过头,蓦地望向她时——
她的唇畔泛起了凉薄的笑意,明晃晃地挂在嘴角边,还没来得及敛去。
看起来很薄情。
却是难得的真情流露。
因为她本来就是一个凉薄的人。
对视良久,楚韶以为萧瑾会问自己,为什么要露出那样的笑容。
但萧瑾并没有问。
隔着如帘的大雨,她只是对楚韶说:“王妃,陪本王走走吧。”
……
雨下得太大。
街边的树尚且承受不住,更不用说人了。
此时,春潭街周围的店铺都不约而同紧闭了门窗,只有一家酒肆还在卖酒。
楚韶一手撑伞,一手推着竹制轮椅。
车轮缓缓前进,碾过街巷里铺陈的青石板。
拱桥上,有位青衫学子醉倒在了大雨里。
他未曾撑伞,只是看着这场无情的雨,肆意地放声大笑。
青衫少年笑得很快意。
但他孑然一身,难免略显凄凉。
萧瑾看着对方手中的酒壶,突然也想试试在雨中醉倒的滋味。
于是问楚韶:“王妃,可否打些酒来?”
楚韶看着萧瑾平静的眼神。
她并没有多问。
只是笑了笑,撑着伞、推着轮椅,去旁侧的酒肆里打了一壶酒。
萧瑾接过沉甸甸的酒壶,道一句多谢。
而后她看着楚韶空荡的另一只手,皱眉问:“王妃为何只打了一壶酒,而不是两壶?”
楚韶笑着摇摇头:“妾身不喜饮酒。”
“更何况,如今给王爷撑伞,可比喝酒要有意思得多。”
萧瑾哑然失笑:“原是如此。”
随后她打开酒壶,仰头灌下一大口。
雨丝绕过竹骨伞斜飘进来。
沾湿了萧瑾脚上的黑靴,还有那身极为名贵的衣料。
虽然萧瑾喝得并不急,但灌下两口酒之后,却开始咳嗽了。
对于她来说,咳嗽本是寻常事。
萧瑾此时却有些厌倦。
她甚至没有从袖中掏出锦帕,只是伸出手,皱着眉捂住嘴唇。
任由指缝间却渗出鲜血,也懒得去擦。
反正在下雨。
雨水会洗净一切的。
瞧见萧瑾咳血,楚韶掏出锦帕。
然后蹲下身,仔细地替萧瑾擦拭着手指和唇角的血迹。
因为楚韶的这个动作,竹骨伞跌落到了地上。
失去了伞的遮蔽之后。
一白一黑,二人的衣衫皆湿透了。
现在根本不需要楚韶用帕子擦拭。
如萧瑾所料,整条街降下的雨水,已经将她的手指冲洗得干净。
二人的发丝贴在脸侧。
湿漉漉、黏糊糊,模糊了视线,也略显狼狈。
这时萧瑾和楚韶很默契。
她们保持这样的状态对望着彼此,都没有伸手去拂开。
楚韶的神情十分柔和,甚至还有心思开玩笑:“这条街上,还布置着王爷的眼线吗?”
萧瑾答道:“先前有,如今没有了。”
言下之意,自然是她将王府的眼线给调走了。
楚韶并没有直接说出信与不信的话。
她弯了弯唇角,微笑道:“这样倒也挺好……只是现在没有探子了,王爷又想去哪里呢?”
“去哪里都一样。”
萧瑾讲出了楚韶从前说过的话。
楚韶说她本不爱尧国,九州四海都没有想去的地方。
因为从未有过故乡,所以无论待在何处,都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没有想去的地方,去哪里都一样。
既然所有地方都是一样的,那就意味着任何地方都无趣。
楚韶觉得,天下之大,好像也就这样。
她是因为觉得无趣。
而萧瑾则不同,她是因为想回家。
二人的出发点虽然不同,但结果其实都一样。
对于这样伤心的、且无法改变的事情,自然是不需要多问的。
所以楚韶没有问。
萧瑾注视着楚韶。
看着她眼角下的泪痣,以及唇角那抹处变不惊的微笑。
无论面对什么事,抑或是何中情境。
楚韶好像始终能够以一中绝对温柔、而又绝对漠然的姿态,做到置身事外。
萧瑾很羡慕这样的楚韶,也有些喜欢。
往常萧瑾会将这些赞美咽下去。
但今天她有些累了,疲于伪装,甚至说出了实话:“楚韶,其实我觉得你很好。”
楚韶愣了愣。
除开血雨楼行刺那一次,萧瑾在情急之下喊出了她的名字。
这是萧瑾第二次叫她的名字。
也是第二次自称“我”。
雨水滑过眉梢。
回过神后,楚韶微笑着问:“王爷,好在何处呢?”
萧瑾也在想,究竟好在何处呢?
仅仅只是片刻,萧瑾就想明白了:“因为你看见我咳血,不会像其他人一样露出怜悯的表情。你也不会因为天冷,劝我不要久滞。”
“你不会因为我得了重病,就劝我不要喝酒。你不会无故地对我好,也不会无故地对我坏,不会刻意奉承我、也不会暗中害我。”
“你不会问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为什么会生出这些感慨,因为你不在乎,你也不会像这里的所有人一样,对我抱有一中莫名的恨意……还有莫名的期待。”
楚韶微微蹙起了眉。
因为萧瑾说的很对,她的确不在乎。
但时至今日,似乎也不完全是。
淋了些雨,萧瑾总觉得身上有些冷。
看着周围的一切,她知道它们本来就该存在于此处。
只有她不该。
但萧瑾也去不了别的地方了。
她只能继续走下去,才能回到从前的世界。
然后她发现了一个问题。
自己所期望的一切,其实最终都系在楚韶身上。
虽然自己口口声声说,觉得楚韶很好,是因为她不会对任何人抱有任何期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