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1(3/3)
张熙死盯着岳钟麒的脸,但那张脸,那双眼里满都是诚实的泪水,饱经沧
桑的皱纹在灯下一折一折地放着光,掩藏着心底无尽的忧患。
良久,张熙也叹息一声,问道:“你为什么非要现在就知道是谁派我来?”
“我们不知你根底,焉敢跟你一处作这种事?”高应天冷笑道,“你真的是太嫩了。马光佐的三万人就驻在甘肃,勒格英的一万五千人就驻在松潘。西安将军瓦德清五万军马都挡着路,你说一声举义旗,就能出三秦?既然来共谋大事,你就该剖诚相见,你自己不诚,却要我们诚?你这个老师真有意思!”
张熙绷紧了嘴唇,岳钟麒和高应天这番做作深深打动了他,而且剖析出的理由也真是无懈可击,他翕动了一下嘴唇,
又抿住了。
“张先生也累了。”岳钟麒站起身来,“老高,明天你严严实实弄乘轿,送张先生走。给他带一百两盘缠。”
“慢着!”
张熙不知哪来的劲,一撑身子竟坐了起来,说道:“既是诚意,你们可愿与我结为生死兄弟?”
“有何不可!”高应天愣
着没有回过神来,岳钟麒已经慨然答应:“来来来,就这里撮土为香,我们三人结为金兰之好!”
于是二人搀着张熙下炕,在一盏忽明忽灭的瓦台油灯下拟好誓词,南面而跪,齐声念诵:
今有岳钟麒、高应天、张熙三人面对昊天上帝并告祖宗神明。我三人心志同一,为天下苍生,为光复汉家伟业奋起共讨满清丑虏。
生同此志,死同此心,愿生生世世结为兄弟。如有违此志,叛兄卖弟者死于刀箭之下,永世不得轮回!
一阵惊风掠房而过,砂石打得屋瓦一片声响。
张熙低声说道:“二位兄长,我的老师是……”
岳钟麒和高应天回到签押房,二人在灯下相视一笑。高应天道:“既然已经知道了曾静,大帅怎么还和他优礼周旋?”
岳钟麒道:“从现在起,我不再见他,由你和他打交道,直到拿住曾静!——万一他再弄假,我这一整治,再想唱戏比登天还难呢!唉……
千古艰难唯一死,张熙要走正道儿,不失为一条好汉呢!“”皇上那头怎么交待?“高应天提起了笔,”共同盟誓的事要不要写?“
“写。”岳钟麒略一思索,断然说道,“原原本本地写。要把我们万般无奈,只好计出下策的情形写足,不必再提誓词里反满复汉的话,只说结为同生共死兄弟也就可以了。”
天色黎明时,岳钟麒的八百里加急奏折已拜发出去直呈
畅春园。
四天之后,由军机处发出的八百里加紧廷谕由北京直发湖南永兴。
再越五日,永兴县衙倾巢出动,快马缇骑直奔曾家营……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
第143章
第四十回泄郁忿再兴wén • zì • yù明心志颠倒奇料理
曾静张熙一案骤出,震动京华,一个小小秀才,竟敢于光天化日之下,不远数千里直奔野战军营,劝说主帅倒帜造反,这真是亘古没有见过的异事。
本来已经传说得老疲的谣言再度乘风而起,有说曾静在湖南聚兵十万,专派张熙去西宁联络,和岳钟麒互为犄角之势,约同起兵两路进攻中原的;说岳钟麒的奏折是试探朝廷,如果朝廷还信任,那就押送张熙进京,如果不信任,依旧造反;更有说得玄乎的,朱三太子已从吕宋国启程回国,主持讨清复明大计……如此种种,像瘟疫一样在酒肆茶楼秦阁楚馆中散布,连六部小吏们也一改往日懒散习惯,天天一早就到班,从主管司员脸色到部院大吏只言片语,探查朝廷有没有大的行兵动向。
整个北京都睁大了眼睛。
但接着出来的旨意却是人所意料不到;刚过正月十五,弘时便带人亲自到刑部传旨:“李绂、谢济世、蔡铤等人结党营奸,攻讦正人,李绂着即革职,锁拿进京交部问罪。刑部员外郎陈学海通连其中,诋毁坑陷国家大臣田文镜,其罪亦不可逭,亦即就地革职。
余犯着大理寺严鞫窍实,
依律定罪。
钦此!“
旨意宣过,刑部太堂死一般寂静。李绂田文镜互讦时日
已久,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