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4/4)
静地坠入片刻的睡眠。
译后记
国内国外抓耳挠腮了好几个月,总算捣鼓出来了。译来译去,即使字数再多,也终究是
传达别人的话,就像把自家脑袋租给了别人。因此这个译后记是一定要写的,哪怕呷咳几句
废话也好——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把脑袋又收归到自己肩上。
首先要说的是书名。按原义,应译为《抒发条鸟年代记(chronidJ》。其实这样也未尝
不可。况且“拧发条鸟”又是书中点睛之语,即所谓keyword。但思索再三,还是一咬牙
变通为《奇鸟行状录》,有可能弄巧成拙。
其次就作品本身说几句。《奇鸟行状录》(以下简称《鸟》)背景是1984年,创作时间应
在1993~1995年。当时作者旅居美国。就是说作者是站在美利坚大地上来眺望来审视日本
这个岛国的。“简言之,日本看上去更像是翻卷着暴力漩涡的莫名其妙的国家”,是“扭歪变
形的空荡荡的空屋”,是“空虚的中心”(沼野充义语,《文学界》1995年10月号)。这点
对我们理解作品或许可以提供某种启示。鹤》分三部。第一部《贼喜鹊》(音乐上我国通译
为“赋鹊”,为罗西尼的两幕歌剧名)和第二部《预言鸟》于且994年4月同时出版。而第
三部《刺鸟人》则在1995年8月问世。据作者本人介绍,原本打算以第二部结束。所以续
写第三部,是出于“对书中主人公的责任感,想把他们从噩梦中多少拉回一点。“从而改变
使冈田亨最后死掉的原来构思,而令其同久美子相互寻觅并合力对付绵谷升——向“恶”宣
战,向空虚宣战,向黑暗宣战,向暴力宣战。而这种积极姿态(stanc)是村上以前作品所
不曾有过的,乃其创作道路上不可忽略的重要转折。
整部作品获47届读卖文学奖。文学评论家九谷才一在1996年2月1日的《读卖新闻》
就此撰文,称赞鹏》“尽管近结尾部分不无紊乱,但仍极富勉力,若干小故事纵使收入卜千
零一夜》亦不逊色,堪称奇才之作”,“给我们的文学以新的梦境”。的确,作者在鹏》中再
次淋漓酣畅地发挥了其编织故事驾驭虚实挥洒文字的气势与才华。如果说味界尽头与冷酷仙
境》是其青年时代平地筑起的一座寒气逼人的摩天冰峰,这部《乌》则是其步入中年后向所
谓文学权限全力发起的一次冲击。小说一开始便推出一连串偏离常轨的现实:该上班的不上
班,该上学的不上学,该归宿的不归宿,水井干了,房子空了,猫不见了。继而各种奇妙人
物纷至沓来:特异功能者,“意识娼妇”、占卜师、中尉、服装设计师、脸上有疫的兽医、剥
皮鲍里斯……健中有谜,戏中有戏,画中有画。似梦非梦,似真非真,似我非我。不相连而
又相连,离奇而又不离奇,无可理喻而又可以理喻……作者便是这样以淡定的洗练的诙谐的
富有现代知性理性感性的笔致与口吻,绵绵讲述当代的《一千零一夜》,讲述20世纪的《夫
方夜谭》。其实,我们这个时代并非不需要故事,人们尤其需要想落天外妙趣横生而又给人
以情感共振和人生启迪的故事,而村上恰恰提供了这样的故事《这恐怕也是鹤》出版不久即
被《朝日新闻》连续几周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甚至榜首的一个原因。
最后想说的是鹤》前两部是在作者的母国日本翻译的。当时我得到一个为时四年(我完
成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