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2(3/3)
正因为保有量太高了,竞争也残酷了,所以到了现在,全国性的进入了出租车数量的管制、控制这样一种模式,新审批的公司已经很少了。就好像是后来的网吧审批一样,很难有新的力量加入。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种垒断经营一。陈通达说道,“什么力量在推动垄断经营?你肯定是认为政府本身,尤其是主管部门在这个里面本身就有一些利益,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那是一定的。国内这种现状,凡是赚钱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依靠奎断经营。”陈明洛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一点,“凡是赔钱的,那都是因为无法垒断经营
他说这句话,是因为想到了自己正在进行之中的元明粉生产项目,这东西在国内也算得上是垄断经营了,只有几家国营大厂子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九十九,掌握了市场份额也就等于掌握了定价权,至于说零星的几家小厂子,根本就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来,就算是他们能够低价销售,对于整个市场而言也无足轻重。
当然了,虽然说陈明洛的节水型龙头也算得上是垄断经营,但是这个跟元明粉或者说出租车市场的垄断是截然不同的,他这个应该算是技术性垄断,是有科技含量的,而元明粉和出租车市场的垄断则是资源性的,完全由掌握了源头的企业说了算。
政府在出租车行业中肯定是存在利益关系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公司化管理之后,出租车公司实际上行使的是政府的出租车二级管理职能,这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是有利的,因为出租车公司的出现减轻了他们的工作。
“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尤其是中国人更是如此,当然了,中国的官员们更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想少干活多拿钱,如果司机很多了他管起来就会很辛苦,这是一个客观原因陈通达认真地说道”“除此之外就是间接利益方面的问题,有很多地方政府关于出租车的职能管理部门都是自主事业单位,而他的费用是来自出租车公司、来自每一个司机,这样他就跟出租车公司形成了经济上的一种联盟。除了从公共领域直接拿来的利益以外,很多出租车公二云,郭要给政府的行业管理部门讲贡或者,众此花销从仁四尔,自然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事实上,现在尽管有很多司机是个体经营,但是他们依然要挂靠在公司旗下
陈明洛点点头,这个也是国人的习惯。当了这么久的顺民,都认为国营的才是正规的,其他的都是不靠谱儿的,也算是一个特色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有的时候,他甚至在想,国内的出租车市场为什么不完全放开?
完全放开的话,全部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也就不存在现在的这些因为名额限制或者经营权所有权之争所造成的各种纠纷了,说起来,现在的种种矛盾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政府方面难辞其咎。
“没有完全放开,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
”陈通达干了一阵子市政府秘书长,对于这些情况是了解的够多了,因为他也亲自接待过上访的司机们,处理过这些情况,“有些人提出来不能放开的理由,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出租车放开以后,会出现道路拥堵的冉题,另外一个,关于污染和稳定司机的收入问题。”陈明洛顿时对此嗤之以鼻,“这都是些什么脑子啊?!”
其实恰恰相反,各地城市的道路拥堵主要都是由于私家车的数量快速增长带来的,如果整个小出租车市场全面放开以后,肯定就能够满足整个消费者的需求,它的价格在自由竞争的时候不是上涨,而肯定是下跌,下跌以后作为开私家车的人也要算帐,停车费、燃油费、包括维修费,各种费用算下来,打车的成本比买车的成本要低得多。
这样的话,出行的时候肯定是选择搭乘出租车比较合适了,反过来这也会给出租车行业带来很多利益。
另外一个”就是投放一辆出租车相当于减少了九辆私家车,对于整个资源利用和绿色经济来讲,也是有益的。关于堵路的说法肯定也不成立。
关于所谓的司机收入问题,更是可笑之极。
如今的出租车行业职能部门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作减少空驶率,让出租车有钱可赚,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搞笑的问题。
为什么呢?政府最应该考虑的首先就是公众利益最大化,这是他考虑所有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结果现在他们整天在考虑出租车的老板们是不是能赚到钱,因为空驶率是出租车从业者能不能赚到钱的标志性的数字,这就让人觉得,你们这些公仆的屁股究竟坐到哪里去了?
不是天天都讲要如何如何为人民服务吗?怎么天天想着的都是如何如何为人家老板们服务呢?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