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曹丕的三国 > 第63章 搞事·其一

第63章 搞事·其一(1/2)

目录

兴平二年初秋,就在曹操忙于筹备奉迎天子之事时,一直在白马筑城的曹子恒从后方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水稻田,怕是只有寥寥一点的收获,荀诜在询问过种地的老农后,确定,经过一年的种植,水稻这种作物,并不适合兖州。

不大甘心的曹二公子在把所有的琐事都交给如今青兖工坊的头号大掌柜陈鱼后,便就匆匆赶回家中。

青兖工坊,如今,四面坊墙已完全改造成城墙模样,加之比东武阳城楼还高不少的四角瞭望塔,以及已经增加到一千二百人,合共三部的士卒。东武阳的城内百姓,把此地戏称为小武阳城。

坊外的田间。去岁大旱,兖州受灾后应对得当,还是收获了一定的粮食,在秋收之后,我们的主角便决定在自家的田地上,尝试种植一下冬小麦。这种直到民国之时,才开始推广开来的小麦种植法,在种植户们深入黄河河床取到足够的水后,种下去的小麦种子在八月末破土而出,惊喜了众人。其后在工坊长陈坤的严防死守以及农人们的悉心照料下,这些小麦最终顶住了兴平元年的隆冬,存活下来了,一成。

对此,我们的曹二公子自然十分的失望,可如此“惨淡”的收成,却喜坏了工坊中的百姓,陈坤甚至声称,这是祥瑞,可以进献天子。

进献天子,曹子恒自然是丢不起这人的,上一世上网查询魏文帝的生平时,便看过一篇文章,上面陈述了《左传》等书籍中明确记载了,晋、郑、陈等中原数国,有种植冬小麦。所以,但凡读了点书的,都知道这事,例如青兖小学的教书先生黄仲坦。

工坊百姓不知道的是,这桩冬小麦的种子,便是在黄仲坦的建议下,取自春秋之时的陈国之地,亦就是如今的河南尹新郑县。可惜,这可怜的存活量。

祥瑞什么的自然没啥鸟用,曹子恒要的是确实的产量,可以曹二公子贫乏的现代杂交以及选种知识,想在最短的时间改良出抗寒小麦,那就是想屁吃。无可奈何的曹子恒最终选择了最笨的办法——拼时间。

随后,曹子恒向工坊的种植户下了一个被载入史书,为后世所纪念的命令——留种。

存活下来的小麦,这些比之其兄弟要强壮的家伙,全部留种到明年冬季,一年复一年,挑选当年长的最好的冬小麦留种,直到能得到稳定的抗寒小麦。

而随后而来的兴平二年夏初,再次奔涌的黄河之水,带着曹子恒对白米饭的野望,来到了工坊的田间。早在春季便育上的水稻苗,便是在此时,插进工坊的田地之中。

李老头是工坊中的新任的种植户头领,去岁济阴郡因为太守吴资勾结泰山贼昌豨事败被诛杀,刘备作为新任太守,上任之时已是夏天,对旱情早已无能为力。为了拉来赈济的粮食,曹操更是被刘备烦的想shā • rén,济阴郡内,自然就产生了大量的破产自耕农,这些人,最终被郡内以及周边的诸郡的豪族瓜分掉。而有一小部分精于农事者,被分到了曹子恒的手中,就是李老头这些人。

夏初,收获了冬小麦后,工坊外的耕地被一分为二,临近黄河的一块,改成水田,种植水稻,而剩下的,则保持为旱田,夏季栽种更为高产的高粱,用以酿酒,冬季则是继续种植选种抗寒小麦。

如此,兴平二年的上半年,曹子恒一直在忙活筑城之事,直到如今收到了坏消息,不得不回来。

田间,望着一大片长跟痩鸡仔似的水稻,再望望旁边在沼气肥料的加成下,长的跟大姚一样的高粱,曹子恒明白,他那白米饭的野望,怕只能靠进口了。

旁边陪同的李老头看着匆匆而回的曹子恒那失望脸色,一个激灵跪了下去。有点怯怯的道:“公,公子。小老儿本事不济,种,种坏了公子的田地,小老儿愿意抵命。只是乡亲们这半年都勤勤狠狠,没有片刻偷懒,请公子宽恕他们。”

曹子恒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东汉末年,底层百姓的命,压根不是命。他笑了笑,拍了拍李老头的肩膀,道:“没事,我这人没你们想的那么刻薄。这次大概是我想当然了,与尔等无关。只要不是故意使坏,工坊里都不会怪罪。”

李老头闻言,睁着眼,不敢相信,自己这些人,就这么被轻描淡写的放过了?一旁的陈坤见此,骂道:“你这死老头,好不晓事,公子不与尔等计较,还不赶紧叩头!”

得了提醒,李老头连忙谢恩。

曹子恒笑了笑,道:“李老丈,与我说说,这些稻苗长成这样的原因?尔等一直照看,应该能大概找到原因吧。”

李老头连忙表现道:“那几个广陵招来的农户,在这住了一个夏天后,说是东郡的雨下的不够多,不及其家乡之半……”

曹子恒思考了片刻,叹了口气,道:“历史,必然有其合理性呀。”北方长期以黍、粟、梁等旱地作物为主,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百姓的进食偏好外,更多的,怕是因为黄河的不安定。雨水充足之时,便起舞,遇上旱灾,便断流。

黄河的捉摸不定,便如女子的心思。这样,加上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那并不稳定的降水,水稻这样对水源要求极高的作物,中原之地,便就不适合种植了。

后知后觉的曹子恒随后下令道:“罢了,秋收后,这半边水田便改回旱田,然后把冬小麦的种子种上,挑上麦穗多而大的植株留种,陈老丈盯紧些,那些麦种不要让外人得了去。”

陈坤自然拍胸口保证,以后秋收,便让护卫军派人来巡逻。

水稻推广的失败并未让曹子恒太过气馁,毕竟不过是自身对白米饭的执念罢了,要是能让冬小麦达到春小麦五成的产出,那才是真正震惊整个中原之地的头等大事。

而实现这些,皆需要时间与气运。

工坊之中,曹子恒的办公室,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卷宗,曹家二公子感叹,纨绔的日子,离其越来越远了。

“曼倩大哥,这些东西,你就不能替我处理了?”

荀诜微笑道:“这些皆是去岁秋后,对改良工坊中各种工艺的匠人的封赏。除了固定的青兖之家的房子外,其他的奖励,还要公子自行定夺,恩出于上,这是公子的责任,自然不能假手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