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兵发丹阳(1/2)
兴平二年,河东郡,刚享受完自由空气的刘协在这里又得到了一次毕生难忘的经历——饥饿。
躺在秸秆铺成的“床”上,背上传来的刺痒感,腹中传来的空虚感,以及不知来自何处的细碎动静,都让刘协辗转难眠。
自从往北渡过了黄河,刘协压根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食。外面四处都是游荡着的饥荒百姓,看见他们这一群生人的眼神,仿佛在看食物。
饿殍倒卧在荒芜的田野上,尸体上都是被齿咬的痕迹,一群瘦弱的野狗正在争抢那被啃光了肉的腿骨,看见刘协这一大群人,吓得慌忙逃窜,一支箭矢飞出,正中奔逃的野狗。一员小将从人群中奔出,提着野狗回到队伍之中,这是兵卒今夜的饭食。
如此景象,汉亡呼?刘协如是想。
被这副地狱之景吓到的刘协如今整日缩在大阳郊外的一个废弃不久的村落中,身边只跟着伏皇后、董贵人,以往服侍的宫人,在渡过险峻的黄河之时,要么失足落水,生死不知,要么不敢上前,为李傕等人掳去。如今每日的饭食,皆是本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两位尊贵妇人所做。
在经历了一年的干旱之后,河东又起了飞蝗,被李傕等人打的溃不成军的董承,带着仅余的数百手下外出数次,皆是空手而归。刘协每次看到那些被他分润了口粮的士卒的眼神,都害怕的瑟瑟发抖。
被饥饿与恐惧折磨得快要崩溃的刘协,最终等来了杨奉等人的残军,在白波诸将的建议下,众人出发往郡治安邑藏身。《三国志》中所载:奉、暹等遂以天子都安邑,御乘牛车。太尉杨彪、太仆韩融近臣从者十余人。以暹为征东、才为征西、乐征北将军,并与奉、承持政。遣融至弘农,与傕、汜等连和,还所略宫人公卿百官,及乘舆车马数乘。
刘协在安邑这一躲,最后躲到了十月,扬州之地,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让刘协这个汉室帝皇,不得不再次站了出来。
……
去岁,乘着曹操攻打陶谦的强劲势头,袁术吞下了徐州淮阴的肥美土地,可这纨绔还没来得及高兴,驻守陶谦老家丹阳的太守吴景就出事了。
兴平元年岁末,吴景兵败丹阳,退守九江历阳。刘繇这位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便在糊里糊涂之下,占据了丹阳,并派遣部下樊能、于糜进驻横江津,张英进驻当利口,防备袁术的反扑。(注一)
兴平二年(195年)春,九江历阳,袁术如今正在做选择题,亲率数千精兵来到历阳,本打算给刘繇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打哪来回那里去,结果,一个小小的横江津,久攻不下,昨天,还被樊能冲破了艨艟阵,跳到他的楼船上来,吃了败仗。
“该死的李傕,都引来的什么人,(╯'-')╯┻━┻凸!”
袁术明白,以他如今的兵力,无法把丹阳给重新弄回来。可若抽调驻防淮水的军队,袁术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如今正在围攻东海郡的曹操,必定立马掉转枪头,拿下广陵之地。
“悔不听阎子形之言……”袁术如是感叹,当初袁术刚于九江站稳脚跟,后脚便传来陶谦兵败泰山,下邳城头吐血的新闻,徐州军士气大跌,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袁术自然不想放过,其时,主簿阎象曾出言阻止,言道:“陶恭祖乃朝廷所认同的徐州牧,主公之位,却因西凉人之故,未得朝廷认可,因贪婪而撕毁盟约,攻伐盟友,此无道而伐有道也,不能为。
主公新得九江,该是韬光养晦之时。他日兵精粮足,再以雷霆之势征伐江东,才是正理。
陶恭祖与曹孟德积怨日深,早晚必有一战,其时,起豫、扬两州之兵夹击曹孟德,当能雪当日之耻。
且其时,方为吞徐之最好时机,请主公三思矣。”
可惜,阎象高估了袁术的耐性,亦低估了其心中的贪婪,以及对曹操的恐惧。奔逃千里这样的经历,一次就够。最终,袁术发动了对广陵的袭击,虽然战胜了曹豹,得到了广陵,却为稍迟一步的曹操制造了相当漂亮的战机。
悔之晚矣。
……
在踌躇了数日之后,袁术还是选择放出那头虎子,他很清楚,一旦放出这头虎子,便是龙入大海,即便孙策打下江东,亦会如孙坚般,听调而不听宣。且此前的套路,亦就不能用了,一旦孙策打下江东,便有足够的力量与其叫板,亦能让他派去的人,死的悄无声息。
当然,他亦无需担忧从后方而来的偷袭,因为他清楚,孙策不敢顶上吕布般的骂名,令其父之名号蒙羞。
如今,他需要集中精力,动用家族中的力量,重新收回豫州之地的权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