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战火纷飞1:鼎盛时期(赵)(2/2)
公元前315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前来平乱。可叛乱平定了,齐国的军队就不走了,大肆掠夺,老百姓极其不爽。
这对武灵王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他决定干涉燕国内政,派秦国的旧相乐池,找到在韩国做人质的燕国公子职。
武灵王希望通过这一招,能够建立和燕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减少赵国面临的威胁。
韩国的想法和赵国不尽相同,两国都想通过此举牵制对方,同时还可以制约一下齐国。
齐宣王见武灵王插手燕国的事,与自己为敌,准备派精锐部队,与赵国决一死战。
武灵王可是聪明,才不和你硬抗。他让公子职去秦国搬救兵。
要知道,秦国正忙着和义渠,楚国,齐国的战事。
但是秦惠王十分够意思哦,兵分两路,救了燕国,赶走了齐国。
也正是在秦国的和赵国的帮助下,公子职才有机会当上燕昭王。
接下来的几年,中原继续混乱不堪。秦国两派开始为王位激烈争夺,楚国和越国干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仗,越王无疆还因此丧命。其他国家继续混战,唯独赵国不参与其中,把精力都集中在自己国内的发展之上。
公元前307年,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武灵王和肥义边喝茶聊天,边欣赏着池塘的美景。
肥义突然问他:“大王是不是在考虑如何从胡国和狄人那里学到什么呢?”
武灵王早就观察了军队的情况,发现了很多弊端,就说:“我继承王位,应该为国家出力,让国家强盛。我观察了胡人的作战方式,非常适合我国的军队,所以我决定让大家穿着胡服练习骑射。但是我怕国人对此不理解,遭到大家职责。”
肥义却鼓励他:“做事如果犹豫不决,就无法成功。大王若要创造盛世,就一定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想否则功亏一篑。您既然决定追求更高的境界,就只管去做吧。”
武灵王接着说:“我到不是顾虑什么,而是担心被天下人笑话,如果国人都支持我的话,那胡国和中山都将是赵国的领土。”
两人商谈了一个上午后,武灵王决定正式开展“胡服骑射”的改革。
可是改革之路并不顺畅,遭到很多贵族的反对。可是武灵王不管那么多,强行要求全国开始改穿更紧身的胡服,学习胡人的模样,骑马射箭。
随着时间推移,“胡服骑射”逐渐成了赵国的特色,也是靠着这招,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升,并建立一只由骑兵为主体的军队。
这只骑兵与以往的不同。
从前的骑兵身穿宽袖长衫,作战极其不便。如今全部改为紧身的胡服,骑在马上,背着一个弓,显得非常干练。
为了更好的实行这项改革,武灵王北上攻打胡地,占领数千里的土地,逼得胡王向赵国进贡,还赠送骑兵。
改革三年后,赵国从内乱的秦国手里夺取榆中地区,对秦国产生压迫之势。而赵武灵王一心要灭掉中山国,连续三次攻打中山国,终于在公元前296年,如愿以偿。
赵国的日子越来越好,赵武灵王也因此犯了一个糊涂。他突然十分宠爱一个姬妾,甚至为了了却姬妾的愿望,废了太子。
这样的作法,可是大忌啊,往往都会引发一系列的dòng • luàn。
可赵武灵王治理下的赵国,却依旧展现出雄霸天下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