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膏腴之国(宋)(1/3)
这次我们来到地方,是一个继承了殷商时期富饶土地和丰富无产的膏腴之地,遍地黄金。自古以来,都是别人眼中的五花肉,香饽饽,馋的人流口水。
就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面积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宋国。占着天时地利人和,宋国的人犹如东方犹太,个个善于经商,在他们建设下的宋国城市一个比一个繁荣,个个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宋国还是圣贤孵化器,天使投资了传统四大思想,哪四大思想就不用再说了吧!儒、墨、道、名呗。
因此,宋国也被称为“礼仪之国”,和鲁国的“周礼之邦”大概是一个意思。
这样一个讲文化的国家,是怎么在战乱时代生存下来的呢?就从一场国葬说起。
公元前766年,宋国国都商丘,被一阵悲伤的气氛所笼罩,这里正在举行宋戴公的国葬,老百姓经过长途跋涉,自发来到这个富饶的地方,在宋戴公的目前长跪不起。
宋戴公身前,是一个敢于实行改革的人物。面对王室,提出四项举措:改革田地制度,降低田赋;停止酿酒;倡导停止接待用酒;例行节约,要求王室减少每日菜品数量。
那段时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颠沛流离,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郑戴公得知后,马上开仓救济灾民,为百姓修建房屋,而自己祭告天地,愿意承担一切苦难。
在宋戴公的带领下老百姓一次次度过灾年,举国爱戴。在位期间,从未和其他国家发生过战争,想尽办法发展国内产业,最终使新式的农具,在国家普及,从此开始走上强盛之路。
宋武公继位后,外族得知宋戴公已死,这些早已垂涎宋国富饶的民族,开始入侵。
和平的镜像被彻底打破。宋武公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派兵前去抵御,最终打败外族入侵,可也损失惨重,自己的兄弟及其两个孩子不幸战死沙场。
宋武公悲痛之下决定与诸侯同盟。正巧得知鲁惠公正在为刚刚成年的鲁隐公求亲,便把女儿送到鲁国。
哪想的到,宋武公的女儿美若天仙,到了鲁国第一个迷倒的就是鲁惠公,干脆就嫁给鲁惠公,并生了儿子允(鲁桓公)。
总算是结交了一个靠山,宋武公安安稳稳的告别了混乱的时代。宋宣公扛起了父亲发展的大旗。可一生就做了一件让大家记忆深刻的事情。
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病危,说什么哥哥死后弟弟继位,死活要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弟弟公子和。眼看宋宣公就要归西了,公子和也只有接受,成了宋穆公,只是不知道当儿子的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本想正剧才刚刚开始,结果又进入走马观花的形式中。
宋穆公只当了九年的君王,身体就跟不上了,病恹恹的躺在卧榻之上,看着四围的纱幔飘飘荡荡,派人找来司马孔父嘉。
孔父嘉一脸悲伤的面对虚弱的君王:“主公有何旨意,臣等必将倾力而为之。”
宋穆公用微弱的声音说:“先王宣公,舍弃太子,传位于我,感恩戴德,如今即将归去,若在天上遇见先王,问起太子,我该如何作答,请你辅佐与夷,这样我就没有遗憾了。”
宋穆公见孔父嘉一脸忧愁,变问到:“这是很为难吗?”
孔父嘉将大臣一致支持公子冯的意思都告诉了宋穆公。
宋穆公听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人不能没丧失德行。当初,先王就是看在我有德,才传位给我。而我不能没德。”
孔父嘉老泪纵横点着头。
宋穆公后事已安排好,担心两个儿子作乱,便将其赶出宋国,让他们去郑国居住,并告诉他们:“不要来见我,也不要来祭奠我。”
与夷得知此事,内心十分忧伤,百般劝说,可宋穆公心意已决。没没再能撼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