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海王复苏(齐)(1/2)
我们接着聊聊另外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被称为海王之国的齐国。
关于建国,要一直追溯到西周初期去了。如果告诉大家,齐国的建立是周武王时期,可能很多人点点头,表示明白,“武王伐纣”,还有美人苏妲己嘛。
但如果说起另一个人,估计人人都会恍然大悟。这个人就是“姜太公”姜子牙咯,是不是很惊讶,可这个姜子牙,并不是封神的那个牛人啊,神话和现实就不要搞混淆了。
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是事实,但可不是靠打神鞭之类的神力。人家可是实打实的军事人才。也必须承认他就是《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原型。
西周建立,姜子牙被同意封国建邦,姜氏齐国诞生,在后期的励精图治之下,齐国逐渐富甲一方。
这太遥远的事情就不扯了,只会越扯越远。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个富裕的国家到了东周,又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新的纪元,齐国几十年的内乱,总算结束了。这还得感激齐庄公,这个在位了六十四年的齐国灵魂级人物。
有句话说得好:时间才是治愈世上一切疑难杂症的良药,而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公元前795年,幸运之神开始降临在齐国,齐庄公继位,这位长寿的君主开始带领内乱中的齐国,走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休养生息”之路。
不得不说,人如果安静下来了,很多事也就想通了,各种办法也能想出来,复杂的情况也就好解决了。
齐庄公自有一套治国理政的方法。
回顾一下姜子牙,建国时就为国家的发展制订了非常清晰的发展方针:搞开发,提经济,引人才,稳内政。
齐国初期,建立在一片盐碱地区和未开发过的荒地上,人少地烂。拿到这么差的一手牌,姜子牙竟然十分乐观,硬是打出最好的牌面。
因地制宜是每个国家都需要掌握的一门技巧。而早年的姜子牙则将这门技巧运用的十分熟练。
他一看盐碱地荒草又多,便开始号召老百姓开垦荒地,挖鱼塘,大力发展鱼业和盐业,说起盐,大家就知道是个多么肥的差事了吧。
不仅如此,还鼓励女人进行纺织工业发展,老百姓经商办企业。
于是才有“太公封于丘营,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工,极技巧,通鱼盐。”(《史记》)。
不仅搞了开发,还带动起工商业的发展,一举两得。
开发进入正轨,但为了这些事情能够顺利推进,齐国制订了一系列开放、宽容的政策。在这股发展力的吸引下,很多人都投奔到齐国,这人多了,经济自然就好搞了。
发展离不开人,是硬道理!看看现在,哪个大城市不是人山人海。
那么怎么混乱的时期,齐国的人主要从哪里来呢?
政策开明,经济大力发展,本国的人民得到了实惠。这些好消息逐渐流传,齐国产生了大量的自由民,这些自由民有一部分是周围国家自愿前来的,另一部分就是当奴隶当久了,为了自由,不断斗争反抗下产生的。
齐庄公上位后,没有忘本,坚定不移地按照姜太公方针,发展齐国,吸引人来就业,使本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国力日渐强盛。
光是搞开发,搞经济也不行。齐国正处在一个乱世,稍有不慎,就会卷入一些莫名其妙的纷争和战乱。
齐庄王深知稳定的重要性,经济是起来了,但能不能发展下去,就需要国家的稳定。政局稳定,经济才能稳定发展,否则一切都如昙花一现。
维护政局稳定,可不是一件过家家的小事。国君的英明,可为,有才干是充分条件。那什么是必要条件呢?当然是活得久。
这可不是开玩笑,寿命才是决定权利建筑的底层基础。光有一腔热血和满腹学问,只能带来短暂的繁荣,如果配上长命百岁,那就是繁华+盛世了。
很巧的是,这两种特质汇聚在齐庄公身上,再加上为人低调,齐国在他的治理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霸主的地位前进。
公元前731年,为齐国打好坚实的根基后,这位齐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寿终正寝,春秋三小霸之一:齐僖公继位。
齐僖公上位,除了执行先父的发展策略外,剩余的时间,基本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靠嘴:发展外交关系,拉拢各路强国;另一件是打,同盟不断建立,又不断分裂。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的那一年冬天,齐僖公一步迈到郑庄公的面前,两个极具影响力的君主,再次巩固了同盟关系。
紧接着,齐僖公又将同盟的目标,瞄准鲁国的摄政君主鲁隐公,双方很快就在一个叫艾的地方签订盟约。盟约才签订没多久,又派自己的亲弟弟夷仲年访问鲁国,巩固同盟基础。
这两次盟约的顺利缔结,让齐僖公更加自信自己的口才,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乱世当中。在得知郑国和宋国以及卫国因为东门战役而结怨,他便积极撮合三国讲和,最终如愿。
郑庄公为了感谢齐僖公,便将齐僖公引荐给周桓王。
人们期待的和平总是那么短暂。
宋国得罪天子,时任卿士的郑庄公以天子之命(实际上是为了郑国的利益),号召诸侯讨伐宋国。于是,齐僖公,鲁隐公和郑庄公走到了一起,三家人和宋国整整干了两年的仗。
这仗打的齐僖公上了一瘾,他第一次发现自己不仅有口才,打仗也这么厉害。
刚和宋国互扁完,又联合郑国,攻打违抗天子命令的成国。打完成国,三巨头再次聚拢,又打起许国的主意,仅仅用了三天,就把许国国君赶到了卫国。
战斗结束后,三家人光明正大地瓜分许国的土地,是不是太过分了点。还是鲁隐公知足,没有要土地,这些土地悉数归于郑庄公名下。好人不长命,刚分完土地,鲁隐公就被弟弟杀了。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齐僖公胜仗不断,国家治理的越来越好。而吃了败仗的宋国,屋漏偏逢连夜雨,太宰杀了君主,闹起了内乱。
管事也是容易上瘾的。齐僖公又联合鲁桓公,郑庄公平定宋国内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