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补明:明朝的特色——八股文(上)(2/4)
因为你但凡看点史书就知道这玩意和老朱家没啥关系。
为啥会这么说?
你但凡看点史书你就知道,老朱家从老祖宗那一辈儿开始,就没有一个学霸的苗子,就他们那点学术水平。
你让他们搞出来八股文的模式,你这不是逼着他们赶母猪上书么?
就八股文这个东西,说到底是人家王安石同志弄出来的东西,也只有这位爷才有这个心情搞这个东西出来。
在王安石之前,尤其是隋唐时期,他们的科举制度为什么说漏洞百出。
因为他们批卷子的时候,那考生都不用糊住名字的啊!
你但凡在社会上历练两年你也应该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那世家门阀的子弟要是落了榜,这家伙得多么不招人待见,是不是得考虑考虑自己活了这么多年到底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所以这个时期你不能说没有真正的贫寒子弟上位,但更多的资源还是在那群世家子弟手中握着。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社会的资源就在那里,咋地你要掀翻桌子开暴君流?
唯恐赵匡胤同志出现的太慢了?
玩呢?
所以说在那个时期,你经常会听到这种话语啊。
清河崔氏世家望族,一共十二位宰相门楣显赫!
还有那进入凌烟阁二十四臣的萧瑀一脉一共窜出来八个宰相。
你认为这个东西正常,他也真的挺正常,毕竟人家无论是基因还是资源都在那里摆着。
他们出不来人才那倒不正常了。
但你觉得这是啥好事儿?
很明显,不是啥好事儿。
而隋唐时期的科举内容吧.....那叫一个随意啊。
儒家经义就算了,还有北宋儒家经典也没关系,但是动辄让你写诗作赋这就很奇了。
这玩意和治国有什么关系?
当然了,这也是为什么唐朝大诗人那么多了,因为这玩意他科举考啊。
换而言之,你让高考考足球试试,等到打世界杯预选赛的时候,只要国足别上,随便抽出来一个全国重点高中足球队的,他也输不了越南啊。
所以在这个庞大的基本盘之下,出些妖孽级别的大诗人那还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但是还是那句话,治国的官员考写诗作赋,这玩意你感觉和八股文哪个更加的不靠谱?
毕竟你要知道除了这玩意在治国上有问题之外,你考官怎么选也是一个问题。
就比如你让一个唱了一辈子轻柔舒缓的音乐家去评判摇滚.....
这是它不好么,这是我不喜欢啊。
你还不是匿名,看着你没啥关系,我不弄你干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诗赋还是儒家经义的分析,那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毕竟对于“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的理解,我就觉得这是孔子再告诉自己的弟子。
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已经被我打得没有以后了。
你想咋地,我是考官,别和我扯别的,我不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