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欺人太甚(2/2)
咱们可以免除赋税徭役的只有这个数量,再乘以直系亲属人口数。
可是,凭什么?”孟歆没有好气。
朱棣看了看孟歆,又看了看朱瞻基。
朱瞻基硬着头皮,说道:“二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尤其是那些言官,是可以风闻奏事的。”
孟歆骂道:“GP,刚刚才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滚一边去。皇上,您可知道--水可是能够离开鱼儿水的。”
孟歆在墙上投she一幅3D世界地图,指指点点,说道:“这里,东南亚,我们中国人至少有300万人;这里美国有30多万华裔;这里加拿大有15万华裔;这里英国......”
孟歆又问:“反过来,鱼儿能不能离开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民’可不是士绅、更不是几个言官,是大明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没有他们的劳作,GP士绅,都得饿死。大明朝廷怎么过下去?皇上,孔夫子为什么说--苛政猛于虎?那是老百姓宁可面对吃人的老虎,也不愿意面对官府。又是怎样的官府吃人甚于斑斓猛虎?就是那些士绅、那些官僚。只要我们沉浸在老百姓中间,士绅之流何惧之有?我们是鱼儿,老百姓是水;鱼儿离不开水。士绅就是个渣。”
朱棣想了想,说道:“你小子搞什么农会、农业合作社,就没安好心。”
孟歆理直气壮,说道:“皇上英明,以前是皇权不下县,咱们这一会要皇权下乡、下村。用千千万万的农民制衡士绅,抑制土地兼并。不如,像那样--在佰头沟从一个村落发展成为一个小镇--百信镇以后。我们家的管事孟达晨--由一个孟家的管事--变成了一个有实衔、没品级的镇长。索性,您就让吏部选拔一批胥吏,到乡里当上一个乡长;村里的里长多数是士绅的爪牙,您让乡长们安稳了,再慢慢地选拔村长。最好是让村民选举自己的村长。还有,皇上他们会说,我们也可以呀。咱们办一份《大明晚报》宣传朝廷的政策,表扬那些清正廉洁的官员,鼓励乡村勤劳致富的农民,发布重要的商业信息。让我们的声音占领舆论阵地。另外必须推广义务教育,哪怕是从三年开始开始,然后五年,最后是九年。让农民至少要认800个字,粗通文告;会四则运算,能够进行售卖和购买。有他们的拥护,皇上,你的江山才是铁打的稳固。
事缓则圆,咱们先小范围地,一点一点地试行,然后,一点一点的推开。”
朱棣想了想,说道:“你写一个条陈,咱们再看看。”
孟歆说道:“不用什么条陈。我这里有沈之毅、关轩他们的工作报告,请看。”孟歆递上来一个文件夹,里面密密麻麻写了几百页的济南府农会、农业合作社发展报告。
朱棣苦笑,说道:“你个臭小子,先斩后奏呀!”
孟歆不依不饶,说道:“天大的冤枉啊!皇上,这里的关键是--土地国有,国民只有使用权;朝廷要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士绅与百姓一体按耕种的土地以大明人民币缴纳赋税徭役--秀才功名以上,可以享受200亩的税赋徭役的减免,超过200亩的土地实行累进税每增加100亩的土地,价税1%;废除军户、匠户,士农工商一体纳税。”孟歆滔滔不绝。
朱棣来山东就是要看看摊丁入亩是否可行,就限定在济南府,让他折腾吧。
朱棣心动了,孟歆的“鱼儿与水”关系说服了他,特别打动朱棣的是--洪武帝手上800万顷的耕地,到了自己手里剩下700万顷。10年,100万顷土地就被这帮子士绅“投献”进了他们自己的口袋,每年10万顷、每年1000万亩土地被士绅兼并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老子也不是瞎子,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