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1/2)
第二十章万丈高楼平地起
九天后,庄子西南50亩孟家的自耕地上。
周长660米、直径200米的客家围楼的结构:地下一层,两圈石头地基上,石墨烯材料做框架,大青砖砌筑的外墙墙体,红砖砌筑的内墙中空,是三层火墙烟道。地平线以下2米地平线以上米,每个房间为10米*6米。内侧3个80cm*50CM的窗户;外侧3个100cm*60cm窗户。十个木匠,每人带着两个学徒打下手,正在安装钢化发电玻璃、矿渣复合墙板;十个瓦匠,每人带着两个学徒打下手,正在用四合土(水泥、石灰、碎石和细砂所组成)铺地砖、用铰链上空心矿渣复合楼板。108个房间,已经完成了40几个房间的砌筑、隔离、装修。正南方向,地上一层、已经建好6个10米*6米的房间--外侧墙体全部由钢化发电玻璃幕墙构成。一间厨房、一间餐厅、一间男职工宿舍、一间女职工宿舍、一间会客室、一间育苗室。
10个木匠、10个瓦匠,是皇庄和工部给凑出来的。
40个学徒是苏、松、杭、嘉、湖水灾,田租只有万石。有一些人家讨饭来到京城,为求生计(怕饿死孩子)几十文铜钱--不计价钱地卖儿卖女。孟歆让孟达晨管事和石德贵前前后后买下了89个8--16岁的孩子。其中的39个男孩子加上石勇、石毅41人。石勇负责领班、监督、考核绩效。50个女孩子跟着石奶奶学裁缝,跟着百灵学厨艺。
围楼东北,几百名工匠带着几百名服徭役的百姓和几百名京城各个监狱的几百个囚犯--皇庄内五军都督府的几百名士兵全副武装监督--乌央乌央1000多人--砌筑了一座日产600公斤的炼钢平炉、一座日产1000公斤的炼焦炉、二座日产2000公斤的水泥窑、一座日产1000公斤的玻璃窑、一座烧瓷窑、一座砖窑、一座......
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区正在形成--新的大明从这里开始成长。
孟歆新买的工业智能仿生机器人--鲁班89--鲁bā • jiǔ--正在领着泥瓦匠在炼钢平炉里砌筑耐火砖。第二座炼钢平炉正在东侧拔地而起--朱棣对百炼钢的企盼是--望眼欲穿啊。
朱高炽在监工太监卫忠勤的带领下观看新的炼钢平炉、水泥窑、玻璃窑等等--不然的话,怎么好每天向老爸朱棣汇报。
孟老爹带着皇庄的20多头耕牛、20几名男性佃户、20几名女性佃户家属、20几名半大男孩子--现在是大明皇家百信农业工厂的职工--耕耘、播种了80多亩谷神麦89--冬小麦。没有办法--更牛太少了。人工犁地--孟歆不敢相信他们的工作质量。况且,佃户们也不敢相信冬小麦和它的高产。
孟歆正在客家围楼的会客厅里和朱瞻基磨叽:“之所以给囚犯每天10个工分--等价20文钱--是因为我们灌输的观念--不劳动者不得食--让他们用这20文钱,可以买一碗羊杂碎--10文钱--两个杂面馒头--4文钱。还可以买3个杂面馒头给孩子。让他们的劳动得到承认和尊重。现在,明天中午,犯人的家属都带孩子来工地。一家四五口人,就吃一碗羊杂碎、5个杂面馒头。当然,我们有岗位津贴--有手艺的犯人,会有5--10个额外工分,手艺好的10--50个工分;干活超出定额的,有计件奖金5--10个工分;有质量优秀奖5--10工分等等。总之,多干多得、干好多得。最好的犯人家庭5个人,每天的中午,可以要一小盆大烩菜20文钱、10个杂面馒头20文钱,还有剩余的工分兑换铜钱。这样子的话,劳动就会吃饱穿暖、得到尊重。谁是傻子呀?还去犯罪。”
朱瞻基有一些不理解,问道:“收益为什么在你这里这么值钱?50个工分就是100文钱唉!一年就是30多两银子。大明的七品县令一年最多的才不过40几两银子。”
孟歆暗道:我就是要推翻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推进工业文明,壮大工人群体。
“最好的工匠,在我这里,一年挣得超过50两银子。”孟歆恶狠狠地说道:我就是要大力发展技术工人队伍。
“为什么?”
“我问你--一个工匠,能够冶炼出来--百炼钢--锻造出的刀剑--削铁如泥;一个工匠,能够配制出炸药、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手榴弹、地雷--杀敌无数。你说,他是不如一个农民?还是不如一个县令?”孟歆意味深长地问道。
“是啊!”朱瞻基见识过手榴弹的巨大威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