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发行公债二(2/4)
涉及到金钱利益的争夺,在场的官员们都互不相让,看着一个个按照地域抱成团的官员们,朱由检也大为头疼。
最终皇帝和户部都做出了退让,同意把这些官员提出的城市,放入二期计划中,才勉强平息了这场争论。
粮食中心城市及粮食储备计划终于获得了大部分官员的支持,通过了计划之后,就是向银行征求承销公债的数目。
汪逢元战战兢兢的站在一众官员面前,他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穿朱配紫的gāo • guān,这让他颇为心虚气短。
“…如果朝廷能够以生丝、丝绸、茶叶、棉布的税收作为抵押,那么我愿意,不,是我们银行愿意承销500万元的五年期公债,年利息定为%,单利。”汪逢元大着胆子说出了拟定好的条件。
“那么5年的话,光是利息就超过了110万,这不是相当于朝廷要额外付出2成的金额?这恐怕对小民不利吧?”杨景辰心算了下,顿时开口质疑道。
汪逢元不敢辩解,不过笪继良立刻出面解释道:“年利%的单利,这已经是相当低的利息了。
现在外面的典当行借款都以月利息3分为平常,还是复利。如果是在乡间,农夫向田主贷粮,都是3、4月借一斗陈粮,秋后还2斗新粮,还是小斗出大斗进。
更何况,如果能够早一天建成粮食集散中心和储备粮库,对于抵御各地的灾荒是有极大的好处的,这里面的利益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在笪继良的说明下,杨景辰等几位官员终于半信半疑的接受了这个解释。
户部尚书郭允厚这时候才开口说道:“鉴于现在民间的借贷利率过高,不仅损害了大明的商业活动,还让一些还不起债务的农夫抛弃田地,逃亡做了流民和盗匪,对我大明的治安不利。
所以户部决定制定一项政策,任何复利形式的借贷,朝廷都不予以支持,各地官府也不再接受此类诉讼。
另外任何高利贷借贷均为非法,朝廷将会给予10个月的缓冲期,10个月之内这些高利贷都必须进行更换为普通借贷。
10个月之后,再敢放高利贷的,没收非法收益,并处以1-10倍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进行刑事处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