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总摄文武(3/4)
而张绣本人,则就在襄平城中盘横了下来,将此地当做地盘来经营了。如果局势不会转变的话,这个地方将是他永久的地盘,扎在凉州的一颗钉子,未来崛起的根基。
董卓走后,张绣便鸠占鹊巢,占了董卓的府邸,在此发号施令。
刚刚入得府邸,张绣便与贾诩、戏志才、典韦四人来到了书房外,留典韦在外据守,三人一起进入书房。
地板上很干净,张绣拿着一张地图招呼了一声,便带着戏志才、贾诩呈品字形坐下。
张绣坐姿也很随意,乃是盘腿。
“朝廷在凉州的城池,只剩下四座。一是襄平城、二是临渭城、三是略阳城、四位清水城。这些城池包括襄平城在内,都经历黄巾之乱、凉州之乱,人口减少,除了襄平之外,城池都很残破。”
张绣盘横着,弯腰指着地图上的四个小黑点,抬头对贾诩、戏志才二人说道。
贾诩、戏志才点了点头,这其实是开场白,情况他们都知道,关键是要怎么干。
“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先贤有言:高筑墙,广积粮。”
“文武之道,相辅相成。”
张绣说到这里后停顿了一下,因为贾诩、戏志才看了他一眼。张绣醒悟过来,这三句话两句不差。
这第二句高筑墙,广积粮差了一个缓称王,就是明朝的话嘛。
不过算了,听得懂就行了。张绣呼出了一口气,说道:“我向董公讨了两个官职,护羌校尉、郡守。”
“如果朝廷赐给我郡守,多半会合并这四座县城,成立一个郡给我。”
“我想将校尉、郡守的职权、文武,分作四部。”
“我不管事,你们管事。”
说到这里,张绣看了一眼戏志才,说道:“边郡可以设置长史。如果朝廷诏令下来。志才,你将是郡长史。帮我调查处我麾下到底有多少人口、粮食、官牛、官吏,编辑人口、官吏名册。修筑、扩大城墙。我想把治所设置在临渭。临渭靠近渭水,易守难攻。城池残破弱小,可以推倒重建。”
张绣又看了一眼贾诩,说道:“护羌校尉也有长史,主管与羌族联络、军需后勤,参赞军事。文和。我打算以你为长史。”
虽然八字还没一撇,但是张绣对董卓很有信心,现在也是理直气壮开始任命官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