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攻克苇子峪(2/4)
敌退我进彭小林身后的冲锋枪队员见缝插针利用小鬼子被炸得晕头转向的间隙从两翼交替掩护向前猛冲打得小鬼子根本沒有还手之力
这一通乱战彭小林和战士们给原來率先发动突袭的那些人好好上了一堂战术课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系统的武器装备基础上的如果沒有掷弹筒、迫击炮、轻重机枪的话仅仅依靠大刀长矛也就谈不上什么“机步协同”、“机炮协同”、“步炮协同”
小鬼子缺乏的就是系统的武器装备因为这种密集层次的综合打击需要消耗大量的武器dàn • yào东洋矮矬子可承受不起
比如说冲锋枪就是热河方面军战斗班的标准装备小鬼子就只能干瞪眼
而白书杰就沒有这种担忧因为他走的是“用最少的军队人数发挥最密集的火力优势达成最显著的战斗目标”这种jīng兵路线
尤其是号称“亚洲第一兵工厂”的奉天军械厂当年承担东北军40万大军的武器供应还有大量的富余外销
“九一八事变”中白书杰乱中取利基本上被他搬到了三仙洞专门为自己的十余万人生产所以dàn • yào消耗并不是很紧张
至于像陈杰这样深入敌后的特遣队一方面在密营里面有基本储备另方面是因为白书杰一贯强调要采取“小规模、多批次的歼灭战”能够随时获得补充所以战士们从來沒有计算自己打出去多少子弹
当然这并不是白书杰的创举而是毛伟人的jīng辟理论白书杰不过是照本宣科因地制宜的“剽窃自用”而已
现在很多无知的青年人在网络论坛上争论狗屁“谁是抗rì的主力”最大的质疑就是八路军经过八年抗战中从三万六千人发展到了120万人而蒋某人的400万大军打得尸骨无存
胜利不是说你死了多少人來评判的如果为了民族dúlì而抗争都按照死人的多少來计算的话那还不如全民族自杀算了
稍微懂一点儿历史的人就会明白:蒋某人在军事战略战术上算得上是当年中国最大的饭桶
毛伟人在井冈山初期60%的战士都是大刀和长矛而且还只有数千人的部队就能够全歼蒋某人的整营、整团、整师而且能够做到从伙夫到师长无一漏网飞速发展了数万红军武器dàn • yào都是蒋某人这个“运输大队长”免费赠送的
这才有了不到一年时间毛伟人就可以和蒋某人的十万大军抗衡并且最后战而胜之在此期间毛伟人的部队每一次反围剿军队的人数就会增加一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