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攻克苇子峪(1/4)
。高静祥手中的望远镜就一直沒有放下过一大群小鬼子冲出來排长彭小林临阵组织战士们迎敌这都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动作与此同时一直在观察敌人动态的高静祥也下达了“覆盖xìng炮击”的命令
一直到这个时候战斗场面和节奏才重新回到高静祥原來的计划当中
看到小鬼子的阵型已经被炸得支离破碎高静祥终于下大了最后进攻的命令:“丁二根带领掷弹筒前移到镇口为彭小林他们发动最后突袭提供火力支援”
jǐng卫排长丁二根闻声出动带领9具掷弹筒18名战士从山沟冲出去很快就在镇口找到了早就观察好的位置第一批9枚榴弹对着小鬼子躲藏的地方砸了过去
掷弹筒和迫击炮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是掷弹筒发shè的榴弹其实就是手雷或者是特制的手榴弹威力差很多
另一方面敌我双方之间超过一百米之后尤其是准确xìng很差唯一的优势就是比战士们投掷手雷的距离远一些
所以说像这种集中掷弹筒进行轰炸那才真正算得上是“狂轰滥炸”根本沒有办法做到jīng确打击
不错就是掷弹筒手依靠自己目测敌人所在的位置然后进行乱炸因为弹着点沒有什么分布规律让敌人沒有办法躲藏
这种快速打击过程中的“目测”攻击完全依靠经验不错就是一种感觉这需要掷弹筒手敏锐的洞察力还有一些小聪明才能办到
为了弥补掷弹筒的不足之处白书杰一直在暗中指导三仙洞兵工厂研制枪榴弹因为这个年代的材料问題、工艺水平问題的限制虽然已经生产出來一批但是沒有满足白书杰的要求所以沒有进入实战
最主要的问題榴弹枪的选择问題白书杰还沒有最后定型原來采用的是三八式步枪和辽十三式步枪作为榴弹发shè器的挂载器具但是白书杰发现自己的部队装备步枪实在是太少了而且不适合特战部队使用
目前正在试验mp18或者仿制的同型号冲锋枪甚至是捷克式轻机枪反正备选方案很多距离装备部队还有一段时间
关键是空包弹的装药量、榴弹的类型还需要大量的实验比如说白书杰就想把脱壳穿甲弹给整出來还有高能高爆弹、高温燃烧弹等等这都需要时间來试验
闲言表过书归正传
丁二根他们的9具掷弹筒抵近轰炸小鬼子趴在地上、躲在掩体后面全都沒用只能不断露出身形后退成为彭小林身边轻机枪的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