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1/3)
,他们又看到了多铎的织金龙纛倒下,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只要多铎还活着,就不可能让大纛倒下。那大纛是全军的胆气所在,要靠它鼓舞士气收拢溃兵。织金龙纛倒下了,只说明一件事,就是多铎死了。
多铎战死了?
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多铎是他的异母弟。阿巴泰此战前听说明军十四万兵马中有李植的虎贲师,就感觉不妙。九万大清军,哪里打得过有李植的明军?此时看到东翼兵马全部溃败,看到多铎死在战场上,阿巴泰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这李植,当真是我大清的噩梦。
济尔哈朗一刹那只觉得手脚发凉,东翼的大清兵垮了,多铎战死了,李植就要杀过来!自己这西翼的战线如何能维持?
济尔哈朗看着眼前的战场,默然不语。
阿巴泰睁开眼睛,大声说道:“郑亲王,如今只能撤兵了!”
济尔哈朗咬着拇指,说道:“这样撤兵下去,要被明军追杀,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勇士。”
阿巴泰单膝跪地,大声说道:“郑亲王,折损多少勇士也要撤下去。若是让李植包围过来,我们就撤不下去了!”
济尔哈朗看着几里外的李植大军,叹了一口气。终于,他下定了决心,大声喊道:“鸣金!收兵!”
五万清军正在战场上和七万明军浴血厮杀,苦苦鏖战,却突然听到了收兵的金声。清军们如坠云雾,一个个满脸的不解。
但是清军军纪极严,违抗军令者必遭重罚。鞑子们听到金声,纷纷放弃眼前的明军,调头往来路退去。明军杀得眼红手热,哪里愿意放鞑子这样跑了?七万明军追着五万清军跑,死咬着不放。
明军正追着,一支五千人的清军马甲兵挥舞重兵器,骑着战马杀进了明军阵列中,和明军死战在一起。清军的马甲兵战力出色,一个人对上两个明军也不吃亏。明军被这支马甲兵一拦,再无法去追逐其他逃跑的清军。
四万多清军越跑越远,渐渐跑到了相对安全的距离之外。
马甲兵和逐渐压上来的明军死战了一刻钟,被明军团团包围,死伤惨重,短短一刻钟就折了一千多人。看到时候差不多了,马甲兵们挥舞兵器突围而出,在明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也朝北方逃去。
监军张若麒看着西翼逃跑的清军,脸上激动得血红一片,大声喊道:“督臣!西翼清军也逃了,此番我军大获全胜啊!”
洪承畴放下手上的望远镜,缓缓说道:“此番确是大胜,不但杀伤东奴极多,而且更阵斩了东奴伪亲王多铎!圣上若是得知了这一战的结果,一定会龙颜大悦!”
张若麒仿佛看到了自己升官发财的场景,哈哈大笑。
第四百六十四章兴国侯
二月二十二日,大笔山大捷的消息随着洪承畴的使者传入京城,整个京城沸腾了。??
松锦大战是大决战,关乎大明国运。如果打赢了,则大明和鞑子的攻守之势要转换过来,清兵再也无法威胁大明。如果打输了,如果大明九边精兵全折在辽西,大明就再没有和大清决战的资本。那样一来,恐怕清军以后迟早要饮马黄河,大明支撑不了多少年。
大明稍有见识的人,这些天都日夜关心着辽西的战况。前线的一举一动,都是后方百姓热议的话题。毕竟谁也不想大明战败灭亡,不想看到鞑子入主中原的情景。
前段时间兴国伯在笔架岗和何家坳的两场小胜,都让京城的百姓们十分兴奋。京城的百姓们把胜利的消息奔走相告,都说有了兴国伯,此番决战我大明胜率大增,恐怕要赢下此次决战。而等和把兴国伯的两场胜仗登载出来后,天津和山东的百姓们也得知了前线的喜讯,一个个喜气洋洋,都觉得松锦大战我大明要胜。
而大笔山大捷的消息,则让这种兴奋达到了一个**。
洪承畴的使者日驰三百里,将捷报送到了京城。使者一入京城,敏感的京城百姓就看出来了这是辽西来的使者。三名使者的快马一驰入安定门,就有百姓追着使者跑。
看到后面追着使者跑的队伍,马路前面的百姓不敢阻拦道路,却也一个个追着使者跑了起来。最后在京城内形成几百人追逐使者的奇观。心焦的百姓们朝使者大声叫嚷:“将军,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赢了还是输了?”
使者头也不回,策马往皇城中驰骋而去,大声喊道:“打赢了!”
百姓们一个个喜上眉梢,又有人大声追问道:“斩了多少鞑子?”
“兴国伯杀了几多?”
使者大声喊道:“王师擒斩清军一万一千。兴国伯擒斩九千!兴国伯阵斩鞑子亲王多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