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2/3)
......
李植回馈帮助自己围堵张献忠的诸将,分了些首级出去。不过除了曹变蛟和龙文光分得较多之外,其他的武将也就分了百余级,最多不过二百多级,李植总共也就分了二千多首级出去,自己还剩下一万二千多级。
这些武将们十分高兴,他们只是行军围堵张献忠,就分得了首级,从败军之将变成有功之臣。虽然这一、两百级首级不会让众将立即升官,但以后三年大计时候,这些首级战功都是功劳。到时候上下打点一番,运作得好的话,说不得就会因此升上一阶官衔。
总之,这次投靠李植十分的划算。
李植分完首级,和龙文光说道:“龙巡抚,如今献贼已被擒杀,我们便写好塘报,将功劳报上去。”
龙文光大声说道:“正当如此,我们做两份塘报,一报天子,一报兵部。”
李植笑了笑,说道:“做三份,还有一份报督师杨嗣昌,让督师也高兴高兴。”
众将听到这话,都沉默了一会。
此前杨嗣昌号令各军不要配合李植剿贼,最怕的就是李植一入川就立功。结果李植一入四川就以雷霆万钧之势擒斩张献忠,这剿贼的效率让杨嗣昌显得十分无能。估计要不了多久,朝中的言官们就会集体弹劾糜饷误国的杨阁部。此时杨嗣昌听到李植擒杀张献忠的消息,等于是听到一个晴天霹雳。
李植明明不听杨嗣昌指挥,此时却要把一份大胜的塘报发到杨嗣昌那里去?这是故意恶心杨嗣昌呐?
众将对视了一阵,哈哈大笑起来。
####
襄阳城中,杨嗣昌看着李植和龙文光发来的塘报,剧烈地咳嗽起来。
他咳得十分地急迫,咳得满脸通红,像是病入膏肓,又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看上去像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许久,他才停住了咳嗽,坐在椅子上喘气。
勋阳巡抚袁继咸见督师喘了口气,拱手说道:“督师,这李植一到四川,一战而下擒杀张献忠,显得我们十二分的无能。上个月御史黄效益已经攻击我们靡饷误国。这下朝中的御史言官们更不会放过机会,一定更会群起攻击我等。”
猛如虎叹了口气,说道:“督师,这下子当真是完了。李植一到四川就杀了张献忠,我们这败军之将的罪名是没有机会洗脱了。”
杨嗣昌看着那份塘报,许久没有说话。
沉默了好久,他才缓缓说道:“李植擒下献贼,本督也是十分高兴的。”
第三百五十九章太子太傅
听到杨嗣昌的话,二堂中诸将都愣了愣,不知道杨嗣昌什么意思。??
保定总兵张应元拱手说道:“督师,那李植不听你暂缓剿贼的调度,擅自追击张献忠!不仅不听调度,他还擅自指挥其他将领的兵马,俨然自居为武经略。”
杨嗣昌叹了一口气,眼睛盯着二堂的青砖地面,目光有些涣散。他说道:“本督让太保李植暂缓剿贼,也是怕天气寒冷冻坏了兵士,但既然李植顺利擒杀了张献忠,便是好事。本督要上奏朝廷,为李植叙功...”
说完这句话,杨嗣昌又猛地咳嗽起来,几乎要咳出血来。他一边咳着一边喝了一口茶,好不容易把咳嗽压了下去。
猛如虎是个老粗,不太懂得文人的花花肠子。他看着杨嗣昌的做派,有些坠入云雾的感觉。杨嗣昌明明是不愿意李植立功的。他看到李植立功,咳嗽成这个样子,显然是气急攻心了,怎么还说李植立功了是好事呢?
这其中曲直,是个什么道理?
张应元和袁继咸对视了一眼,则猜到了杨嗣昌这样做派的原因。
杨嗣昌此前为了钳制李植,以天气寒冷为由口头传令各军暂缓剿贼,这事情已经很敏感了,很容易遭到言官的攻击。但无论如何,杨嗣昌还是以公利的名义号令各军。如今李植打赢了,杀了张献忠,杨嗣昌自然就不能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出来。
杨嗣昌不但不能不高兴,还要巴巴地为李植叙功,说话,才能让天子觉得杨嗣昌是个忠臣,不是个为了私利左右国家局面的奸臣。
杨嗣昌要在天子面前保住自己一心为公的形象,才能保住性命。他打不过张献忠,也只是一个庸臣罪名,最多革职。若是让天子觉得杨嗣昌玩弄权术贻害大将,那就是要掉脑袋,污名永远洗不掉了。
所以杨嗣昌在如此灰心绝望,咳得这么厉害的时候,还要违心地夸奖李植干得好。因为杨嗣昌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此时他和巡抚、总兵们的对话,都会被有心人传到外面去。稍有不慎,就是掉脑袋的结局。
天子那时对袁崇焕那么信任,最后现被骗,凌迟袁崇焕。杨嗣昌自认为聪明,可不想步袁崇焕的后尘。
张应元和袁继咸看了看病入膏肓却依旧小心谨慎的杨嗣昌,感到有些无趣。如今杨嗣昌这么提防自己,生怕自己把他的把柄传出去,自己这些人还和杨嗣昌商议什么?
既然杨嗣昌要上奏天子为李植叙功,那自己这些人是不是也该上奏天子巴结一下李植?李植风头这么劲,不为李植说话显得没有公心。
至于自己这些人庸碌糜饷的帽子,是摘不下了。降职处分,恐怕就会接踵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