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1/2)
就一个个长成小胖妞了!”
“那时候你家女人叫你什么,叫你唐大眼!现在知道叫你‘当家的’了!这人啊,变得还真快!”
唐冬笑道:“全赖东家给的好差事!”
解老大笑道:“你说你家女人知道你要买房子,是高兴有自己的房子呢还是担心钱不够花呢?”
两人正在说话,楼上正在纺纱的唐冬媳妇听见了。她撒腿跑出来,惊喜地喊道:“当家的,你要买房子啦?我们要有自己的小别墅了?”
唐冬看了解老大一眼,笑了笑。
做出了老花镜,李植又要动手做望远镜了。
望远镜是行军打仗的必备物品,能够在几里之外洞察秋毫掌握先机,当然是需要优先制造的产品。李植穿越前了解过开普勒式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结构非常简单,只是两个凸透镜和两个全反射棱镜的组合,能够将远处的像物放大几十倍。
这种简单的望远镜,已经足够李植目前的需要了。
四月三号,李植找来磨玉工匠,让他们按照李植的图纸磨出一个八十毫米直径的凸透镜物镜和三十毫米直径的凸透镜目镜,又磨了两个全反射棱镜。透镜磨好后,李植测了测两个透镜的焦距长度,找来铜匠做了一个前大后小,中间折了一下的铜筒子,将物镜、棱镜和目镜都按李植的图纸装了进去。
做好后,李植举起望远镜到城墙上一看,发现望远镜做成了,自己看到了远处的细小景物。
李植估计了一下,这个开普勒望远镜虽然结构简单,但放大倍数起码有二十五倍。
这个时代西方望远镜刚刚发明,价值昂贵,大明使用望远镜的人极少,望远镜并没有统一的中文名字。李植干脆就直接叫它做望远镜。
有了望远镜,侦察兵的工作就好做了。以后侦察兵站在高处用望远镜扫视,可以监视十几里内的动静。冲到敌人附近和敌人的斥候肉搏的需求就相对减少了。实际上李植的士兵格斗能力不强,近身肉搏和鞑子的斥候比起来就差多了,甚至流贼的斥候都比李植的斥候格斗能力强。一旦打起来,李植的斥候兵往往无法接近敌人部队。
有望远镜可以很大程度缓解这个问题。
不但如此,炮兵也能通过这望远镜得益。有了望远镜,炮兵射击校正工作就精确多了。以后校正兵站在高处,可以把几里外的炮弹落点看清楚。
当然,将领有了这望远镜,也能更好的观察战场情况,益处很大。
老花镜的市场一下子还没有打开,销量寥寥。李植让磨镜片的玉匠们停了近视眼镜的制作,一起制作望远镜,为斥候兵和炮兵们多做几个。
这望远镜军事价值颇高,李植决定不对外出售,只装备自己的部队。若是友军需要,情况允许的时候可以送几个出去做礼物。
李兴听说哥哥搞出了可以看远处的望远镜,立刻从军营里赶过来抢走了一个。拿到望远镜,李兴爬到北城楼最上面一层对着范家庄城外城里一阵张望,十分兴奋。
————————
感谢奇糖的800打赏,十分感谢!感谢木茶清味、小骨灰级书虫的100打赏。
第一百一十六章老花镜的需求
第一批十二个望远镜,李植装备给了郑开成等高级军官,其他的则给了选锋团的斥候和炮兵。
四月七号,第一门批量铸造的十八磅炮已经装在了城北的炮台上,是用八匹马的炮车拉上去的。炮台位于城墙后面,比城墙高两米,是个圆柱形的墩台。
李植将一门望远镜交给了负责给火炮落点校正的炮长,让他试验用望远镜校正火炮角度。
炮长抓着望远镜看了半天,一脸的兴奋,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炮长熟悉了一下望远镜后,试射就开始了。火炮手们操作火炮,用铳规、铳尺和矩度测量仰角和火药量,朝四里外的一个石灰画的大圆圈开火。
标准长炮有效射程三里,意思是在一千五百米内对特定目标能够达到有效射击效果,弹道基本是直线。用标准长炮打四里外的目标是抛射,炮击效果和精度上都会有所下降。但如果目标够大的话,调整好角度还是能打到的。
火炮轰鸣,在火舌中猛地喷出了炮弹。炮身一挫,炮弹以肉眼看不见的速度向远处射去。
四里外,用肉眼已经看不清火炮的落点,甚至连炮弹是否落在圈里都看不清。但李植用望远镜看着,却看清楚了,炮弹落在了石灰大圈左边二十米外,撞进了一片芦草里。李植取下望远镜,果然听到炮长大声喊道:“左偏十八步!”
炮手们上去拖动炮架,将火炮重新安置在炮台中间。根据炮长的观察,炮手们用矩度重新调整了炮口的角度,再次进行了射击。
火炮再次开火,轰鸣声中,炮弹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向四里外的白圈飞去。最后炮弹一头砸进了那个直径三十米的石灰大圈中,砸出了一片土渣子,又往前弹跳前进。
炮长兴奋地喊道:“命中目标!”
炮手们跳了起来,击掌相庆。能够在四里外命中目标,还是让炮手们很骄傲的。
####
老花镜的需求,还在慢慢发酵。买了眼镜的人在别人面前使用眼镜,渐渐带动了更多的购买者。
谢晋道站在李家眼镜店前面,有些踌躇。
谢晋道是个生员,也就是秀才。他考了好多年,是二十八岁那年考上的,那时候他父母还在,一家人养他一个读书人。但是这年头秀才不值钱,他白考了一个秀才,忙碌了一辈子。如今他送走了亡去的父母,靠在王家族学里教书混一口饭吃。一年忙到头,学生们给的束脩不过二十多两。
虽说二十多两本该够他用度了,但是谢晋道好杯中之物,嗜酒,手上每有几个钱便要去买酒来过日子,所以一年到头存不下几个钱。
也就是贪杯好酒,谢晋道到了四十八岁了依旧没有娶妻,还是独身一个人。
这几年,谢晋道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不好了。首先是腿脚不灵便了,以前走二十里山路一点事没有,如今从王家庄走到卫城十里平路都走不动了,路上要歇两次。其次手开始发抖,不知道为什么抖得利害,不搁在什么东西上面就抖个不停。
莫非是喝酒喝多了?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最麻烦的是他的眼镜开始老花了。
作为一个读书人,眼镜老花了真是大问题。看书看不清了,写字写不好了,最糟糕的是没法好好教书了。学生写的文章谢晋道看不清楚,远远地举着眯着眼睛看,十个字里面起码有三个字靠猜,结合上下文才能猜出学生写的是什么东西。这怎么行?这样下去谢晋道就要被王家家主辞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