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1/2)
石”。
那是一块放在低崖边上的巨石,高三丈、宽而丈、上窄下宽的构造,坐在上面倒也不担心巨石会翻滚下山。
崖边便是一个深潭,瀑布从山顶上倾泻而下,轰鸣声震耳欲聋。
除了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之外,这里是一个说话都费劲的地方,与那水帘洞倒是有些相似。
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石头,猴子看着风铃。
“嗯,去吧。”风铃点头道。
爬上自省石的时候,猴子其实是抱着“这块石头是某种神器”之类的想法。然而直到风铃转身离开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的脑子里除了问号什么都没有。
“就这么坐着?”猴子忽然觉得蛋疼菊花紧。
在门外跪了一年,在那一年里猴子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进入门内。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在门外的时候是跪在石板上,入了门则变成坐在石头上。
“似乎,区别不大啊。不会的!肯定内有玄机。”猴子想。
闭上眼睛,他开始细细地感受。
首先尝试的是脑海中空无一物,当然,对于正常人……或者正常猴来说这种情况不可能维持多久。
实在不行了,猴子开始尝试盯着某个东西看……
不过很可惜,直到他肚子咕咕叫的时候都没感受到任何东西。
斜月三星洞这个地方是没有午饭吃的,自然风铃也不会送饭来,于是他抽空下去摘了几个野果子吃,完了又爬回石头上继续“冥想”。
当日落西山的时候风铃终于提着篮子沿着山道缓缓走来。
“怎么样?今天。”
“额……就坐着咯。”猴子边吃着东西边扭头看自省石,冷不丁冒出一句:“你说,师傅会不会耍我?”
“不可能!师尊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风铃卷起拂尘敲猴子的脑袋:“叫你乱想!”
“那你说,我怎么什么感觉都没有呢?修心?怎么个修法?”
“肯定是你不够静心!说了是修心了,你肯定是胡思乱想了。”风铃信誓旦旦地说。
返回了住处,猴子躺在席子上左思右想。
“我不够静心?这……说的好像也没错。在那里没事干,我总是不自觉地胡思乱想。要做到脑海一片空白吗?修心,究竟是怎么个修法呢?这老头子居然也不给点提示……”
想着,猴子从床榻上跳了起来,七手八脚地穿好衣服套上鞋袜,星夜出了门摸黑去后山。
这一路正巧要路过青云子的飞云阁。
若是换了旁人,恐怕还难以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看清台阶上鬼鬼祟祟的一只猴子,不过青云子可是须菩提的入室弟子,凭他的修为这点感知力简直就是小儿科。
只见站在阁楼上的他默默地回头,低声对身后的年轻道士说道:“虚度,去看看那猴头鬼鬼祟祟想干什么。”
第十六章
黑漆漆的夜,猴子摸黑来到自省石旁。
远看是石头,近看还是石头,白天是如此,夜里也没啥变化。
“这是普通石头?那老头子为什么要指定这里修心呢?”想着,猴子蹑手蹑脚地爬上了自省石,继续用各种方法打坐。
而此时,远处草丛里,两个年轻的道士已经看得极不耐烦了。
“虚度,你说这猴子是想干嘛?大半夜跑这里来打坐?疯了不成?”
旁边的虚度捂着嘴打了个哈欠:“畜生的想法我们怎么能理解?师傅让我们来,我们好好跟着便是。原以为想去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没想到直接绕这里来了。虚进,你说,会不会是他发现我们跟踪了?”
“有可能。”虚进点了点头,在草丛里趴得更低了。
这一夜,微风抚弄绿叶,树林里虫雀鸣叫,身旁的瀑布万古不变地奔腾,两个道士在草丛里被蚊子叮得浑身疙瘩。
猴子在石头上尝试了各种方式,依旧一无所获。
“难道修心……就是单纯地让心境平和?”
直到黎明时分猴子才失望地回去,留下草丛里两个昏昏欲睡的道士。
回了房间,吃完风铃送过来的早饭,猴子又照着昨天的行程先去给须菩提早请。
这一次,须菩提干脆背对着猴子躺卧,依旧是津津有味的研究着经文。
“昨日修行,可见进展啊?”须菩提懒洋洋地问。
“弟子愚钝,未有进展。”猴子深深叩拜下去,缓缓抬头瞄了一眼须菩提,那老头子依旧是背对着似乎事不关己似的。
“修行之事,需得长年累月,徒儿切勿懈怠。”
“谨遵师傅教诲。”
“下去吧。”须菩提摆了摆手。
“是。”
猴子站起来转身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回头跪了下去:“师傅,徒儿有惑。”
“但说无妨。”
鼓起勇气,猴子张口说道:“师傅让徒儿修心,可徒儿尚且不知何为修心,何为进展。莫非只是在后山打坐了事?徒儿需得修到何种境界方可修行法术?还请师傅明示。”
说完,猴子叩拜下去一动不动。
须菩提缓缓回头,起身笑道:“你这猴头就如此急切想学术法?修行之路长路漫漫,动辄数百年方能有所成,这才一日,你便忍受不了?”
“徒儿不是受不了修行的苦,也不是怕修行漫长……只是,徒儿迷茫!”
“为师曾说过,你这猴头‘三不收’全犯了个齐,即便不论第三,那一二又岂可视而不见?如此心性,将来修仙纵然有所成,也必闯下大祸。让你去修心,为的是平复心境。后山不过是一僻静之处耳。哪日若是入了定,心中无物,为师便教你通天之法!”
“徒儿明白。”
“既然明白,便去吧。”须菩提扭头又是继续翻阅典籍。
猴子头也没抬,只是躬着身子缓缓站起,退出门外。
这修心,搞了半天竟然修心养性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