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2)
化雨,此为大能。若是遇着好勇斗狠之徒,必会为祸众生。故,为师有三不收。”
“哦?”
“性格偏执,桀骜不羁者,不收。高傲跋扈,对上天不怀敬畏之心者,不收。这其三……”须菩提伸出三个手指,数到“三”的时候特意顿了顿,面带笑容地注视着孙猴子。
“嗯?这‘三’是……”
“来历不明者,不收!”顿了顿,须菩提接着说道:“此三者,你若是只占其一二也就罢了,偏偏你这猴头‘三不收’占了个全。普天之下恐也再难找出另一个了。”
“什么?”孙猴子瞪大了眼睛,心里嘀咕了一句:“我怎么就成来历不明的了?”
须菩提抖了抖拂尘,饶有兴致地注视着猴子,缓缓道:“那你倒说说,你从哪里来?”
“我从东胜神州花果山来!”猴子脱口而出。
不过马上他就发现不对了,因为一听他这句话,须菩提脸上的笑意更浓了,那目光盯得猴子又是一阵头皮发麻。
“若你真从东胜神州来,此时便不应在此!你可知,你足足来早了三百年啊。”
猴子的脸猛地一阵抽搐。
和这种人交谈,随时都会虚脱。
“师傅,莫说这不相干的,何时教徒儿道法?”
又默默注视了猴子许久,须菩提缓缓转过头去遥望窗外一轮明月,淡淡道:“不说也罢,你且下去安顿好,明日早起,为师自会安排你修仙求道之事。”
退出了门外的时候猴子感觉自己的背上凉飕飕的。
很快,守在门外的风铃便领着猴子离开,又在这建在山洞中的道观里转悠了半天才到了给猴子安排的房间。
这是一个单独的房间,旁边便是厨房,并没有与其他道徒的房间挨在一起,还是单间,似乎预示着须菩提对猴子的特殊对待。
帮猴子在房间里点亮了一盏油灯,风铃又将一套灰色道袍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桌子上,笑问:“师傅可是为师叔取名了?”
“嗯。”猴子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房间,这是一个二十平见方的朴素小木屋,因为依山而建,只有一面有窗户。房间里放置着渐渐单单的一副卧榻,卧榻上一张矮桌。
这是这个时代的标准配置,算不上好,但也不至于寒碜。
“可是‘孙悟空’?”风铃坐到卧榻上,将桌子上早已经备好的水果推到猴子面前。
也没客气,猴子伸手抓起一个梨就啃了起来。
囔囔道:“自然是孙悟空了,这还能有错。”
“那我以后得称孙师叔了?”风铃小心翼翼地问。
“别。”猴子摆了摆手:“你还是叫我猴子吧,听着习惯。孙师叔……这听着怪别扭的。”
这一说,风铃的表情顿时释然,笑嘻嘻凑过来问道:“猴子,师尊让你选了道脉了?”
“道脉?什么道脉?”
“我道家有二脉,一脉曰‘行者’,以行证道。另一脉曰‘悟者’,以悟证道。观内弟子都选的悟者道,此乃任意入门徒弟必选之事。怎么?师尊没提起?”
“没提。”猴子摇了摇头。
“没提?”风铃的眉头皱了起来:“你们足足谈了五个时辰,怎么……莫非连我也不愿告知了?”
“老头子就是一直看着我,看得我头皮发麻。话倒是没个三两句。”
风铃略略想了下,点头道:“这以前倒也有过,师尊喜好读心,新徒弟入门必会好好读上一读,只是如此之久倒是头一遭。你且歇息吧,明天一早我再来找你。”
“嗯。”
风铃走了,剩下石猴一个人孤零零躺在硬邦邦的席子上。
“刚刚那是什么意思呢?”猴子想。
那谈话的内容与语气,明显是内藏玄机的架势。
“三不收?”
猴子越想越不对,只是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无论有什么内里乾坤,还是要先把道法学到手再说。
“无论如何,总算进来了。”猴子开心地笑,从衣兜里摸出了一根桔黄色的羽毛,握在手中看了许久,看得入了神:“你说对不对?雀儿。”
许久之后,他才好像宝贝一样将它收了起来。
一夜辗转反侧未能入眠,次日,当天灰蒙蒙亮的时候,猴子已经爬起来开始洗漱。
若是放着以前跪在门口邋遢就邋遢无所谓,现在毕竟是正式入了门,总不能还那样。
就不说须菩提,其他师兄弟面前留个好印象也还是必要的。
身上穿着的这件不合身的布衣还是临时为了体面从山脚下的人家讨来的,穿在身上这一年洗都没洗过,现在破烂就不说了,靠近了闻更是一股浓浓的酸臭味。
想想终于要活出个“人”样,猴子心中总算有些宽慰。
隔壁的厨房已经亮起了灯火,从门缝望进去可以看到一青一少衣着朴素的两个道徒围着围裙在里面忙碌了起来,屋顶的炊烟袅袅升起。
饶过厨房,猴子径直来到屋外的水井边打水,也不管那么多直接脱衣露天洗了起来。
按理说露天洗澡本是不成体统的事,但好在他是一只猴子,一身的猴毛权当遮羞。
洗到一半的时候厨房里年少的道徒拖着水桶推开门,一看见猴子便又立马惊恐地缩了回去,隐隐约约中猴子听到厨房里的两人正在谈论自己。
被人区别对待这种事情猴子早已习惯,也懒得去说什么,只是自顾自地洗刷,倒是欢畅。
此时,远处阁楼廊上一位长须中年道士负手而立,远远地注视着猴子。
此人身着青色道袍,长发漆黑,却两鬓斑白,眼角上是深深的的鱼尾纹,袖口处绣有一金色“云”字,气宇之间可看出在此观中地位极高。
在他的身旁,一位年轻的道士躬身道:“师傅,那便是师尊昨日收的徒弟。”
“这猴头跪在门外已有整整一个春秋,为师倒也见过几次,只是……”长须中年道士目光微微眯起,半响,猛的睁大,才叹道:“连为师的读心术都无效,又信口胡言。在门外跪了整整一个春秋都不见离开,可见此猴执念极深。如此心性……师傅为何破格收他为徒,还是入室弟子,实在让人费解啊。”
年轻道士低头轻声笑道:“依我看,不过是师尊一时心血来潮,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