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变化(2/2)
袁世凯的总统府的一间会议室里,他手下的军政两条线重要人物都已经到齐,随着报纸的铺天盖地的轰炸,即使明明知道自己手中依然掌握着十余万的大军,所有人还是感受到了一丝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味道。
“大帅,你和智庵肯定不能去接受张建强那个家伙的特别法庭的质询,一旦去了恐怕就回不来了。要我说干脆就开打吧,我们北洋军这一年补充了不少部队,又增加不少大炮机枪,干脆这一次彻底的把南方的**党给打趴下,省的他们仗着自己手里有两个兵,就敢对中央政府的命令阳奉阴违,到时候整个天下就只有大帅你一个人说了算,那多好。”在湖北吃过张建强亏的冯国璋大大咧咧的讲道。
冯国璋看上去说的大大咧咧,但是其实心思很细腻,他知道袁世凯的心底里想要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给袁世凯表述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结局。
袁世凯好似真的被冯国璋的话给打动了,沉思了起来,这一年虽然他已经坐上了这个大总统,但是总是感觉不是这个味,总觉得自己屁股底下的这个位子有些硌屁股。纠结起来无非就是因为有着张建强,蔡锷,李烈钧,柏文蔚这些有钱有枪有人有地盘的小军阀的存在。他这个大总统听上去好听,但是实际上说的话也只有自己控制的几省地盘才会有用。
本来他的打算是慢慢的一点一滴的一个个的清除掉这些人,毕竟这样做比较的稳妥,但是现在既然已经撕破脸了,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的忍耐了,还不如痛痛快快的打一场,在战场上决定胜负。只要打赢了,这些人自然都得通通下台,整个天下就真的完全是自己的,万万人之上,到时候这个大总统当起来才有名有实。
感觉到袁世凯的心动,杨士琦在心底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本来他是坚决的主张慢慢削弱**党的,但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到了这一步,实际上已经没有选择了。他所能做的也就是尽到一个谋士的责任,尽力的帮袁世凯出谋划策赢得这场战争。
想了想,杨士琦坐直身体沉声说道:“总统,虽然估计和南方开战已经无可避免了,但是还请总统一定要克制,一定要让孙文他们先动手。”
袁世凯微微一愣,“哦,为什么?”
杨士琦微微笑道:“总统,其实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希望我们同**党再动武的,他们想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战乱。现在因为宋教仁的死,局势对我们北洋就不利,要是我们再先动手的话,那么就丧尽民心了。所以,我们要等着南方先动手,到时候我们就是被迫自卫反击了,占着理。”
袁世凯坐在那里低着头沉思了一下,最后高声叫道:“杏城这一招高啊,确实有道理,没想到谁先动手还有这么多的绕绕在里面。没错,我们就等着孙中山他们先动手,到时候我们就是以中央政府的名义镇压叛乱,把他们都定成乱匪。”
说道这里,袁世凯像是想起什么了,把头又转向周学熙说道:“缉之,开仗银子就要像流水似的话,你抓紧和五国银行团谈善后大借款的事情,最少要在近期就让他们转一笔钱给政府,有了这笔钱这仗才能打得起来,你明白吗?”
听到袁世凯的交代,周学熙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总统,你不知道,那些洋鬼子精明的要死,自从申报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他们就开始借故拖延起来了,想要让他们尽快的先借一笔款子的话,恐怕很难。”
袁世凯默默的点了点头,对于洋人的反应他早就料到了,五国银行团的这些洋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现在政局动荡,南北方交战在即,如果这个时候把借款谈下来的话,一旦自己输掉了这场战争,这钱很有可能就会打水漂。即使他们不怕这个风险,在这个关头,趁自己急需用钱,多要点利益也是好的,这就是所谓的趁你病要你命。
想了想,袁世凯终于缓缓的说道:“这样子,你回去在研究研究,在利息或者其他什么上,我们能让的地方再让让,务必尽快的达成协议。我也会去跟英国公使朱尔典沟通一下,有他支持的话,我相信要好办的多。”
说完,再也不管这个头疼的财政问题,他把目光转向了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这三个北洋军中三大将,“你们三个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的约束一下部队,做好开拔的准备。这一次事关我们北洋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命运。赢了,一切好说,我绝对亏待不了大家,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可要是输了,那就万劫不复了,我们所有人都要下台,甚至抄家灭门。所以我希望你们这一次能够同心协力,为我们北洋打出一个万世基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