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宿命对决(1/4)
时过午后,蒙古骑兵队已经失去组织,他们就像观众一样,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没错,军队失去了组织就是如此,索特纳的部落首领们各自有小算盘,打赢了还能一拥而上,明显打不过的时候谁也不会上去送死。更何况他们就是想送又怎么样呢,第一次冲击之后队伍已经散的到处都是,连自己的兵都不知道在哪。你想想,这几万人的队伍,要整好队,那不得个一天半天的。
如果这个时候金坷垃放出骑兵团反击,直接扑向索特纳的亲卫骑兵,则有崩溃的危险。不过金坷垃可没这个心思,他现在只想以最快速度找到赵英麟,拿回所有大炮,然后向江边撤退。所谓久赌必输,自己已经赢了一大笔钱,是时候收手不赌了。
不过赌场老板可不想就这么放过他。张艾已经来了!
在望远镜里,金坷垃看到了赵英麟发出的旗语,根本不需要辨识内容,现在这个时候,傻子都知道陕西兵早已红着眼睛到处找自己决战。现在比的就是速度,只要大军进入营地,五千人对五万人也没什么好怕的,特别是那所谓的三万铁骑现在已经成了散兵游勇。
张艾确实没有五万人,那只是纸面上的数字,实际上他能控制的只有一万四千名士兵,至于其他名义上归他指挥的几千民团,连人数他都不清楚,更不敢将他们派上战场。至于现在已经到处都是蒙古骑兵,恐怕能收拢回来的也不多了。和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骑兵并不是机械化部队,马要吃草,会疲劳,不可能一直绕着政府军跑,更不可能持续不断的冲击。等到马累了,骑兵也就成了步兵,想收拢也没辙了。
索特纳羞愧难当,他不仅没有切断政府军的后路,甚至连拖延也没做到。不过他也不用绝望,蒙古人征讨世界的时代早就过了保质期,只不过他自己还不愿意承认而已。或者,那坑爹的朝廷才是他们未能取胜的直接因素。当然,这一切不再重要,追究也没用。因为政府军大队已经接近炮垒,而张艾的陕西兵还在东面赶来,天黑之前能够到这里已经很不错了。
十里外清军大营。
“@…*!%#¥!”索特纳把箭簇拍到案上,气得浑身发抖,“这是什么箭?!”
“怎么了?”
“这箭用的是鸡毛!只要射出去,到处乱飞,还飞不远!我的人……我的人被人家当靶子打呀!”
张艾眉头紧皱,他知道问题非常严重。他在陕西练兵时就置办下了潼关军械局,专门给陕西兵制造兵器,与白莲教周旋多年的福康安、和琳两位封疆大吏也各自置办军械局,而且不止一处。以“饷造兵器”的名义自制武器。这一切都说明,满清武器制造从上到下均已烂透,这些箭簇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自从乾隆二十二年,清军兵器从官方制造转为私人自制开始,军备已经烂到根子上。而箭支本身很难储备,就算储备条件完善,每隔几年箭杆也要损坏,必须重制。江南军备废弛,三万骑兵急需几十万支箭,短期根本不可能备齐。所以这些箭实际上是从京畿直隶买过来的。八旗子弟虽然军备废弛,但很喜欢射箭运动,不过箭靶普遍不到十米,弓力不到三十斤,用的箭也无需太准,只要飞十米就够了。于是箭号老板们便将必须以猛禽羽毛制造的箭羽粘上鸡毛充数,这样成本大大降低,使用也没有影响,皆大欢喜。这种东西玩玩还可以,上了战场那自然是寻死的!
张艾不懂弓箭,也不知道这些箭都是没用的玩具。不过知道又如何呢?上哪给你找几十万支合格的箭?
“这些箭,都是和大人从朝廷那要来的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