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恐惧之源(1/2)
浩瀚长江,孤舟远影。
在这里,张艾第一次看到了他决心击败的对手。
“大人。”船夫战战兢兢的说着,“不能再靠近了。”
“那是什么地方?”
“蛇山炮台。”副将说道,“xié • jiào在那布了重炮,我们再靠近,他们就开火了!”
“再近百步!”
“大人……”
“我敢你还不敢?!”张艾怒道。
小船又近百步,张艾这才发现,武昌城头似乎有很多人在干活。这几天下雨,不曾有灰尘,自是难以发现。远远地,似乎是在拆城墙!
大战在即,你在拆城墙?
不奇怪,命令是金坷垃下达的。凡是白莲教已经占领的地方,都在拆除城墙。这么做有两个好处,拆掉城墙以后,政府军以棱堡土木共事环绕全城,不仅扩大了城市规模,而且强化了防御力。拆下来的城砖可以为学校和城市道路提供极好的建筑材料。城墙已经保护不了居民,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棱堡。新政府也不再需要愚民,而是识字懂得道理的公民。
是的,当金坷垃盗下第一颗火种,这个古老的国家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就像得到了自由和光明的人永远也不会回到奴隶时代一样。广东新政府的那些商人们也是这样,当他们第一次尝到了权力的味道后,毫无意外的进入成瘾者的行列。这些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增加同类,把支持朝廷的人变得越少越好,无论用什么手段。经过实践,新政府发现军人是绝佳的宣传队!这些人都很有纪律,而且为了理解命令和战术,士官以上的人都必须识字,士兵至少也要半文盲,让他们去教小孩子读书是毫无问题的。在当时读书是很光荣的事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农民把孩子交给政府享受免费教育,对于上不起学的农家子弟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农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如果自己多吃一点苦可以让孩子出人头地,大部分都是愿意的。
当然,其中一些富农会后悔。因为这些上了新式学堂的孩子回家以后开始跟长辈说“平等”,再也不肯下跪磕头了。
总的来说,金坷垃在无法取得长江制海权,难以继续推进的情况下,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枪杆,逐步积蓄力量。每支部队都是一所学校,这所学校里没有素质教育,课本也没有专用的,一切从实际出发,除了教你识字念经,就是教你怎么操练,还有教你怎么打炮。如此一来,语文和数学都学齐乎了,白莲教的那些经文一念,什么“平等”、“自由”大概也就知道了。钱没多花,事情给办了,这就叫水平!
一群拥有军事技能却对现实不满的年轻人那就是造反的材料,你就是不想造反,里边也能出个李自成来。
张艾详细考察了龙骑兵之后,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同时他也清楚地知道,当朝廷编练出一支又一支足以挽救大清的新军之后,满人的特权不可避免的要瓦解。真理总是那么残酷而简练:
近代化军队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组成军队。
可是受过教育的人怎么可能接受满清这种民族压迫政策呢?所以当年的满清搞团练没事,搞湘军没事,练新军的时候就完蛋了。因为新军都是有文化的人!
那,这件事要怎么去跟和琳说呢?
“大人,真的不能再靠近了。”副将颤声道。
张艾看了一眼炮台,示意回头。
“大人快快回舱!”
“怎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