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反清复明 > 160、国士无双

160、国士无双(1/1)

目录

“王杰……”

“当年黄河决口,中原陆沉,没有王杰大清朝早就完了。”

“姑娘,我怎么听说还有济生堂鼎力相助呢。”

徐君梅解开领子,这暖阁不错,倒是自己衣服穿得厚,有些热了:“这些年朝廷又是灾殃又是打仗,全靠王杰苦苦支撑,换个掌舵人这艘破船就不一定能漂着了。”

“我明白了,等我回报天师。”

“等等!”徐君梅将他叫住,“动手的人和白莲教所有白道不得有丝毫关联,我与天师也不可留下片纸只字,你要全部记住回报天师,可知道?”

“全听姑娘的。”

“好!我先说,你重复一遍。”徐君梅掏出手绢擦汗,男装马褂实在是很不舒服,远不如飘逸长裙那般自由自在。

这种事情,别的都好办,就是那凭空出现的三百死士很不好办。白莲教的人不能用,白道的也不是疯子,平白无故去刺杀皇上。如果硬要找,白莲教还真有这么一支人马!金坷垃手下有一支日本雇佣军,全部是从日本高薪聘请的浪人,破产武士,专门用于甲板白刃战,杀的红毛人闻风丧胆。这支人马自然也可以用来刺杀皇帝。不过嘉木绝不可能去找他要人,只能作罢。但是,这种模式启发了嘉木,何不发展一批教徒专门做这件事呢?只要传教那个人保证忠诚不就好了么?

这些徐君梅就望而莫及了,她有一家老小需要养活,没空。就封老千的智商,会想着为什么和珅这么过分,徐君梅不去找他理论。先不说找不找得到吧,你去找人家,人家就敢提要求。徐君梅喜欢绝世美男,但不喜欢他算计自己,还算计了两次。然而悲哀的是,徐君梅的计划里根本没有杀和珅的内容。你算计我而我不屑如此,不是不行,而是你不够资格。

军机处大臣被女人这么无视也是相当的悲哀。倒不是因为他不聪明,反而是因为太聪明了,看不穿最关键的问题。金坷垃和大多数自视聪明的读书人的差距在于他们着眼点不同。历朝历代,重御世之术轻经世之道。到了积重难返的时候才想要一记灵丹妙药力挽狂澜。可惜啊,包治百病的只有毒药而已。

高手对决从来比试的不是招式,而是胸襟气度眼光。

这三样东西,和珅全都没有。短暂的平和之后,更大的危机暗涌袭来。即便连徐君梅忌惮的王杰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要等到几个月后张艾到职方司上班的时候才暴露出来。不是白莲教蠢蠢欲动的各种起义,而是朝廷内部的危机。京城无兵可用,是金坷垃看出来的危机,但这只是危机的表面。八旗兵十万多人,不管怎么派出去镇压也不应该到无人可用的地步。金坷垃玩的是阳谋,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他只需要知道有这件事,然后铸造更多的大炮打回来就行了。而王杰,知道这件事,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事情的起源很简单,吃空饷。要说吃空饷这个事情,从大明到大清,都几百年了,从来没解决过,大家见怪不怪。但乾隆爷是十全老人,他决定给他解决一下。这么一个系统性的复杂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呢?是这样的,雍正通过养廉银制度规范了官场潜规则,军队也是一样,以前吃空饷的银子公开透明的返还,把地下收入变成公开收入,同时将领们不许再多吃。当然了,缺的兵员雍正并没有把他填上。雍正傻吗?不是。需要多少兵力你自己看着办,这点事儿总是武将最着急。而乾隆把这规矩改了一下,他决定补上虚额。由此一年增加军费大约三百万两白银。

这不是好事吗?

是的,这就是作为领导人最有趣却又是最残酷的部分——决断。不管你是机灵鬼还是个蠢蛋,面对局面的时候你都会有一个基本判断,而最搞笑的是,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判断,在最终结果揭晓之前,这一千种判断都有着充足的理由,好像都是对的,然而历史只有一个答案。这道题目,聪明人不一定能做对,蠢人也不一定会做错。很多事情需要很多年以后才能看出来。

乾隆犯傻的地方就是,他忽视了那群军官的贪婪,或者说他忽视了经济学规律,在他刚刚继位的时候,物价是现在的一半而已,养廉银尚可使用,到了乾隆后期,物价上涨一倍,本就已经不多的养廉银却要被他用各种名义扣留。这下子出事了,武将没钱怎么办?又开始吃空饷,而朝廷白白多花了三百万两军费。而且这一次,没有雍正爷的养廉银,再也没有人可以限制吃空饷的行为。如果是平时,好像也就少几个兵丁,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么多年我大清不也过来了吗。但是当战争扩大,量变引发了质变!清政府从各省抽调绿营平叛,除了糜费钱粮,兵丁的死伤也无可避免,世袭制度无法弥补兵员损失。特别是河南,虽然金坷垃走了,但留下来的大棍子也不是个善茬,海兰察十万大军久不能下。现在又是tái • wān和西北,朝廷军费逐渐捉襟见肘,绿营兵快速消耗,质量下降,能打的都调走了,部队无法补充,终于出现无兵可调的困局。无论是西北回乱还是平定tái • wān,清政府都不得不大量使用团练武装。

无兵可用,王杰也很担忧,但是他认为是最近战争频仍的缘故,只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就好了。刚好,他看中的年轻人帮助朝廷解决了部分问题,只要福康安在tái • wān的清剿行动结束,朝廷真正需要用兵的地方也就剩下河南一处了。至少他内心深处非常希望这样,大清年年农民bào • dòng,岁岁出兵镇压,户部库银早已是入不敷出。不过王杰没想到,事情远远比他想象的严重。

过了年,张艾从西北风尘仆仆的赶回京城,直接升五品官,三年两迁,风光无限的成了大清的总参谋长。一接手,彻底shǎ • bī了。钱最少活最多这个他有心理准备,但连人都没有就恐怖了。这不废话吗,没银子背黑锅,最大的官就一个五品郎中,下边不是打杂的就是老得动弹不得的,鬼TM给你干事。这倒是机构简洁呀!更惨的是,你想去要几个能干的人,对不起,没有。别的部门都是很忙的嘛!

原本和蔼可亲的同事,如今已经变得冷若冰霜,谁都不理他,下属见了他就像见了瘟神一样,避之惟恐不及。张艾仿佛又回到了他的县衙,在那里,衙役们在他背后永远用嫉恨的眼光看着他,所有人都在阳奉阴违的对抗。现在他比做县令的时候还要惨,因为那个时候老百姓的心还是和他在一起的,而这里连老百姓都没有!一年前,是和珅把他送进了武选司,每一个人都像马屁精一样,至少也要在他面前混个脸熟;一年后,和珅借着升官把他丢进了职方司,一人落井万人投石,恨不得都上去踩一脚。这就是大清的官场,打仗拼命有你,分赃升职没你。就一句话,关系决定一切。如果是平常人,早就已经废了。无论你做什么,看见的领导没法提你,能够提你的领导根本不在乎你,甚至他就是想日你妹而已。很多人会随波逐流,要么丢掉廉耻送上膝盖,要么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张艾不是这样,他已经见识过了深渊的黑暗,这里只不过是黑一点罢了。不听使唤就自己做,没有资料就自己找,慢慢做总能做点事情的。只要是明眼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都会发现大清无兵可用的秘密。在王杰眼中不过是时运不济的问题,经过西北惨烈战事的张艾眼中有着不一样的体会。很明显,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大清的兵制已经彻底烂掉了。军队经商成风,士兵们大部分都有副业,广东水师在给赌场做保镖,江防水师在偷运私盐,普通绿营军士兵在兼职打工,军官那更是个个都有产业。朝廷每次调兵必须给开拔费,八旗兵40两,绿营军也要10两,每到一地军官要和地方协调军粮,扯皮完了军队才能进入战斗位置,因为地方根本不配合调粮,断粮时有发生。一些边远的地方还真只有福康安一类没有争议的贵族才能协调好。

而金坷垃那本书里记载的后勤补给方式把这种中世纪的模式甩了十条街不止,比如河南白莲教余部就可以直接向平民采购粮食,这是清军完全不能想象的。因为没有老百姓敢把粮食卖给朝廷,更别说赊账了。

堂堂大清,信誉竟不如一个xié • jiào!荒谬!张艾结合金坷垃的造反天书,萌生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念头:募兵。绿营制度的崩坏在于绿营兵终生服役,军队老弱混杂,老兵油子带坏新兵蛋子,战斗力下降很快。干脆募兵,这样有利于保证军队年龄优化,也方便训练。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