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杆雷艇(1/2)
杆雷艇,又称海上爆破手。和陆地上的同行一样,他们的任务是把炸药包一样的水雷送到敌舰上,然后引爆。早在明朝的时候,睿智的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触发水雷。在那个没有雷管的时代,水雷到底是如何触发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如果说之前的研究多有资料可循,触发炸弹就是一道从未有人解决的技术难题。金坷垃一直认为自己是唯物主义者,用逻辑思考的人。任何看似不可能的事实背后都有其必然性。
既然史书上有,那么就一定有!
古代有什么点火的方法?火折子,燧石,引火线。要实现碰炸,要么是燧石发火,要么碰撞导致藏在水雷里的火折子点燃引火药。考虑到海中波浪摇晃,一个火星存在水雷里的情况比较不可能,那么就剩下另一种情况,撞击导致燧发机构动作,点燃火药,就像燧发枪的原理一样。设计者只需要保证引信不会被海浪和异常情况误触就行了。
保险起见,引信制作分两个方向走。
金坷垃自己研发隧发引信,让童子思考火折子引信。隧发碰炸引信和燧发枪机原理接近,隧发装置打火引燃传火药,然后点燃主装药发生爆炸,实际上就是一支隧发shǒu • qiāng。只不过枪管里没有子弹,而是装满了火药而已。触发装置也不难,只需要一个竹筒和一个铁球,当火药桶撞击敌舰时,速度突然降低到0,铁球惯性拉动扳机,完成击发。金坷垃要做的只是测量铁球的重量,保证他不会因为海浪颠簸而触发爆炸就可以了。
另外,承载杆雷的快艇也必须重新制作,常用的舢板速度太慢,根本不够触发条件,也无法在实战条件下接敌。金坷垃立即想到了中国传统的龙舟!龙舟有大有小,大龙舟22人小龙舟12人,其中一名鼓手一名掌舵,其余都是浆手。龙舟本身船体细长,速度惊人,大龙舟划行500米只需要2分钟,小龙舟也不过2分半钟。在这个时间内,白莲教最精锐的炮手也只能完成一轮装填,玻璃渣是英国人,即使在他的嘴里,训练有素的皇家海军也只能在五分钟内发生两到三轮炮弹,而西班牙之类的次等强国五分钟一发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即便对方有准备的情况下,面对几艘杆雷艇的进攻也只有一次射击机会,只要一击不中,结果就是水线上出现几个大窟窿。十斤火药的爆炸可以炸船木制战舰的船壳,如果有易燃物品也可以点着,但又不会对十米外的龙舟构成致命威胁,尽管如此,金坷垃还是命人锻造一些铁板,掩护浆手。本着威力越大越有效的原则,经过数次实验之后,装药还是回归二十斤,因为事实证明,锻造铁板钉在木板上可以挡住任何木质碎片和船上射来的子弹,有效保护浆手。而且火药燃烧速度低于音速,本身不会发生爆轰,也就没有冲击波杀伤,这样简单的防护也就足够了。
金坷垃用五天时间就完成整体设计和工程细节,对于整体计划他极有信心。只需要两个月,他就能完成制作,并训练部队。
“两个月?兰芳那帮商船早就死透了。”安妮鄙视道。
“这就要看你的咯!”
“看朕?”
“你想啊,荷兰人要是看见了你,哪里还会管什么商船啊!”
“有道理!”安妮恍然大悟,“你跟朕去吧。”
“那这里怎么办?”
“让那杀狗的和小牛犊子管。”安妮解释道,“你不是都分好任务了吗?那个波尔查中文太差,他做主贻误战机!”
“牛儿还是个孩子。”
“人家张保仔十二岁已经shā • rén了,别拿什么人都当小孩看。”
“好,那我们从龙目海峡走,绕道加尔各答,买了炮再去爪哇岛破坏一番,如何?”
安妮思考片刻:“你把18磅加农炮留下,去加尔各答买回24门32磅短重炮。”
“那你呢?”
“这片海我最熟悉。周旋个十几天的没什么问题。再说了,就红毛人那几条老船,还能跑多快?”
金坷垃嗯了一声:“如果你能把对兄弟的义气对整个南洋的华人讲,差不多就能做真正的女王了。”
安妮讽刺道:“按照金轮法王的意思,少林寺慈悲为怀,他还养武僧干什么?”
“我也慈悲为怀,可我手下兵将十万。这不是别人不对我慈悲为怀嘛!”
“那朕为何要对没义气的东西讲义气?”安妮怒道。
“佛养武僧是为自卫,佛要渡尽世人,所以慈悲为怀。想不通慢慢想咯!”金坷垃一笑而去,“对了,我会给你带印度咖喱的。”
那年月的印度咖喱其实不叫这个名字,因为印度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度。而且这个时候英国也没有完全统一印度,所以印度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而且印度咖喱也有很多种。不过对金坷垃来说很简单,都买下来就行了,真的有这么容易吗?会不会钱不够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