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塞翁失马(1/2)
王翰林,其实就是王杰。满清的官场中,翰林专指进士第一甲和第二甲,第一甲很多人都知道,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位是直接进入翰林院的,第二甲进士出身,一般是十七个人,这些人有可能被选为庶吉士,也能进入翰林院,相当于预备队的意思。第三甲那就是同进士出身,同进士和如夫人其实意思差不多,反正就是各种不同进士,做官升迁慢,干活脏累差。最惨的是这还不能重考!可以说,比落榜更惨的情况就是中了同进士。
王杰不惨,不仅不惨而且大大的走运,他是一甲第一名——状元!正是因此,称呼他大人已经不能表现他的特权地位,所以就尊称王翰林。王杰不管从那个方面看都是个好官,张艾在王府上别说作客,就是扫个地那都能吹好几天!可你张艾在国子监当贡生,就算你成绩很好,和军机处大臣也不搭界,人家怎么会请你呢?没关系,别人不请还好说,董诰他是必须请的。一个人清正廉洁,朋友也一定是同志,人哪有不喜欢自己的对不对?董诰在山东搞得满城风雨,算是将山东官场洗涤一清,总的来说现在山东的贪腐不严重。因为压根就没官!巡抚道台全扫,十个知府扫了五个,加上青州、莱州死于战乱的官员,山东这边的官员缺额一半以上,民间干什么事都没人管,包括贩运私盐。
金坷垃算是搞清楚安宝儿来山东的目的,其中之一一定是开拓私盐门路。
董诰功过相抵,贬官发配国子监当老师,也是王杰运作的结果,如果不是他在给乾隆上眼药,早就发配天涯海角(今海南三亚)去了。一个有志于当清官报国,一个自己就是清官(虽然没啥本事),这下子是王八瞧绿豆,特别的对眼。董诰天天教书育人,对张艾的文章很是熟悉,特别是对他看问题一分为二的习惯十分推崇,认为此人做事滴水不漏,又有志向,文章很好,是个可造之才。秋天的会试此人必定中举,第二年春天来考殿试拿个功名十拿九稳,说不定还是一甲、二甲。这么个天才,又和自己志趣相投,不举荐给自己的老同事实在是可惜,而且,今天这个寿诞王翰林还请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
“八十老母不是人!”
张艾一口老酒喷出三尺,虽然他在边角旁桌上,但还是清晰的听到了这句话,心想这谁啊!大喜的日子,都是亲朋好友的你想干什么?
“九天玄女下凡尘!”
“好!”人群中爆发一阵欢呼。这两句诗,跌宕起伏,上一句地狱下一句天堂,夸得让人措手不及,意境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张艾是好文之人,听到这两句就忍不住去凑热闹,哪怕是膜拜一下也好啊。人群吵嚷之间,张艾拨开人潮,钻到前面,只见王翰林恭恭敬敬的请一老者留下墨宝,想必就是刚才作诗之人。
“纪大学士好文采呀,鄙人替老母谢过学士。”
“过奖过奖,老夫人欢喜就好。”
今日正是王杰母亲八十大寿,眼前这位上了年纪的纪大学士只有一种可能。他就是纪晓岚,想想也是,能让王杰五体投地,乖得跟孙子一样的,除了他还真没别人。同样的,纪晓岚学问虽好,为人却尖酸刻薄,号称“铁齿铜牙”,斗嘴是绝不吃亏的,天天骂人不吐脏字,还自视甚高,能将他请来留墨宝,放眼朝廷也就是王杰能让他看得起。
张艾当场就看傻了,大清国的能臣干吏都在这一处,要是能露个脸留下一个好印象,日后不愁不得高升。
王杰非常高兴,又向另一老叟敬酒,老者面容和蔼,却略微有些驼背,考虑到年事已高,这倒不算什么。王杰一声刘大人已经表明了此人的身份,刘墉,又是一位朝廷重臣。
张艾看到这里,算是明白朝廷里边大概是什么局面,纪晓岚、刘墉等老汉臣背后捉刀,年轻的王杰前面当肉盾,群殴政治新星和珅。这些个都是饱读诗书的人精,全国前三名,你个和珅连举人都没考中,靠着当领导司机升的官,这口鸟气要咽得下去他也就不是读书人了。他那个老师董诰在这桌饭局里连号都排不上!
主桌几人说到兴头上,青梅煮酒就论起了英雄,当然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嘴里的“人物”和福康安这种武夫没有半毛钱关系,就是说说这个朝廷谁有本事。古代官吏有“三不欺”的“为吏之道”。《史记·滑稽列传》载褚少孙补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这互相吹捧自然要落到这“三不欺”。很快,纪晓岚就有了评价,他这人平时得理不饶人,铁齿铜牙可不是浪得虚名的。人曰:“纪大学士铁齿铜牙,人不敢欺也!”
话音刚落,又有人说道:“刘大人明察秋毫,人不能欺也!”
第三个该轮到王杰,可王杰这个人即明察秋毫,又能言善辩,做事情还特别圆滑,连和珅都抓不到他把柄。好像他和那“三不欺”都挂不上号,众人一时噤声,不知如何是好。
“王翰林为山东请粮,仁德广布,民不忍欺也!”
众人听了一齐拍手喝彩。董诰进山东是王杰的主意,功过难评,他这一口山东味的“民不忍欺”正中要害,即肯定了王杰推举的正确,又以事实证明王杰最缺的那项仁德,王杰非常得意,连说“不敢当”。王杰生平品德高洁,最恨别人谄媚之言,这一个马屁下去,却是一反常态。
张艾说完也不久留,拱手一礼,告退而去。王杰正高兴,当场问道:“此人是谁?”
董诰连忙上来:“此乃学生张艾,今春拔贡入国子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