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七万对十万(3/4)
他在洪武朝只是个小编,到了太始朝,进了文华殿,成了大学士,继而坐上了内阁次辅的位置。
成为了书籍编录的主官。
方世玉道:“这件事情,关键点并不止步于此,天下间自先秦以来,无数的书籍,典藏,毁坏于战火纷飞中去。民间的保存更是艰难、
太祖高皇帝为了防止再出现诸如此类的事情,将天下书籍汇编如一,既是编出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五册。”
“按照类别,十册为一书,印刷之后,存放于北京惠民书局,南京惠民书局,供给天下学子,借读,购买。”
方世玉直接开口说道
想要真正让这些书籍保存下来,留到千秋万载之后,哪怕明亡了也流传在天下,让后世的子孙知道,几百年,千年前的大明朝,有多么繁荣强盛。
远迈汉唐。可不是吹出来的,说大明的发展比不上汉唐的,怕是根本不懂什么叫后来者,站在汉唐的科技成果上,大明会不如前者?
“那这名字???”解缙狐疑道
“既是太祖皇帝修的,就叫洪武大典吧,全书分成一千四百八十份,进行印刷,投送,让天下士子,以此为基。”
“另外,先将工技,农艺,地理,刊印成册,投送到北京惠民书局,并且布告天下,殿试,以洪武大典取题。”
方世玉看了眼解缙,洪武大典确实是个好东西,将它投放在全境各地,让天下的学子都通读洪武大典。
虽然不可能做到让一个人精通这本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旷世巨作,但在洪武大典上,门类诸多,更可以定向培养一些大明需要的人才。
也可以借助洪武大典的名头,将儒家文化再一次洗劫。对付孔家,战乱时期都没有人敢动孔家,更何况是和平时期,一旦朝廷下旨灭孔,那就是要让天下学子从头到尾讨伐的。
到时候天下大乱,绝非空谈。
从教育上,缩减孔家的影响力,削减儒学的存在,朝廷不给孔家衍圣公的名号,几百年之后,这孔家自然也就没什么高不可攀,不可撼动的地位了。
解缙道:“可是。。”
“对了,各地学府,从镇卫私塾开始,天下学子要学习洪武大典中的农艺,工技,地理。”
“县学开始,削减经史子集,增加工技,农艺的精髓,增添排兵布阵之法。武术课程。”
“府学,国子监,再添风土地貌,治国安邦的课业。明年三月的殿试,考题从洪武大典的工技,农艺,地理项选题,工技和地理各占两题,农艺占一题气。”
“先把事情告诉两京国子监,让那些准备等待殿试的学生先把事情告诉两京国子监,让那些准备等待殿试的学生们,提前预习一下。”
方世玉要改科举,那自然就要改的彻底,直接在殿试上放弃经史子集的占比,那些真正有能力,想要将文武艺卖给帝王家的,自然而然的就要去学习洪武大典
他们不学?秉承孔圣人的绝学?那他们就不要当官咯~
“现在的印刷技术,已经不是汉唐可以比拟的,洪武大典包罗万象,如果只留在皇宫储存,非但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还容易造成缺失。”
“既然洪武大典已经编成,就快些送去印刷局,刊印发行吧。”
对付孔家,在方世玉看来,兵不血刃,从后代的教育问题上直接将孔家踢出局去,消磨孔家的传统教育地位
让朱元璋成为教育界的鼻祖。
这没什么不好的。
景清和解缙对视一眼,微微俯首道:“微臣遵旨!”
景清和解缙,一个负责编撰太祖实录,一个负责编撰洪武大典,政务的事情,大多压在了杨寓一个人身上。
方世玉道:“既然两件大事都搞定了,文华殿的事情,你们俩也多操心一些。”
“诺。”
人刚刚说话,卫宏才面色凝重,手里捧着文书,走了进来道:“殿下,梁国公军报!”
看了眼景清和解缙,见二人神情异样,方世玉道念
卫宏才微微一愣,快速打开奏疏,开口念道:“臣已于太始五年十月十三,自宁夏入西北四城,歼东察哈台部众两万七千三百余级,俘一万三千七百余,缴获战马五千余匹。”
“奉命请上,自领一军,自西北过龙城,以侧翼断鞑靼西路军,以策应中路军,旗开得胜尔。”
“蓝田领军两万七千人,入西域六国二十一城,兵分两路,既可收土万里之疆!”
大明太始五年十月十五日,七军都督府大都督蓝玉!”卫宏才说完,一脸凝重的看着方世玉道:“殿下,梁国公的西路军只有五万人,西北的战事损伤,朝廷还没有计数。”如今兵分两路,蓝田领军两万七千人入西域六国,梁国公领军多少深入草原,朝廷暂且不知,会不会......”
卫宏才面色越发凝重。
景清和解缙对视一眼,解缙道:“殿下,蓝玉确实是越来越过分了,原本应该所有军队入西域六国之地。”
“如今蓝玉擅自做主,兵分两路,一旦兵败,则前日战果化为乌有。”
“此等不尊君命,无旨调兵,还望殿下强令蓝玉回京受缚!”
解缙赶忙开口斥责,对蓝玉近乎到了破口大骂的地步。没有中央调令,蓝玉自作主张兵分两路,他自己深入大漠草原,这确实是违背了方世玉将兵权集中在中央的初衷。
犹豫片刻,方世玉只是轻轻笑着道:“内阁记着,大都督蓝玉擅自更改行军路线,战后在算!”
解缙还要说什么,景清在一旁使了个眼色,拉了拉解缙道:“微臣遵旨!”
两个人退出了乾清宫。
景清和解缙走在甬道上向文华殿的方向赶去,解缙道:“景清,你拦我做什么,这个时候,正好一下子搞死蓝玉。他做的那些事情,你别说你能看得惯?”
解缙气愤不已的说着。
搞死蓝玉,七军都督府就真的没人能压住所有的勋贵了,到时候这七军都督府没有主心骨,自然是要乱套的。
也只有那样,他们文官才有机会抢夺兵权。
看似兵部的权力很大,但无论调兵还是统兵,和兵部没有半毛钱的干系,他们已经和兵权脱节了。
景清道:“你该不会是傻了吧,把蓝玉换下来,谁去顶蓝玉?”
“是不是还要七军都督府的勋贵去?徐辉祖?常升?还是其他什么人?你感觉他们谁会去?”
景清一脸嫌弃的表情看着解缙,这家伙的文采,理政能力都是不差的,但这脑筋真的是让人一言难尽。
切都如同解缙想的那么容易,这天底下就没那么多乱糟糟的事情了。
解缙道:“可是。。蓝玉擅自更改朝廷的路线和进攻方向,他领着大军去了草原,那西域六国呢?”
“不行,这件事情还可以筹划筹划!”
解缙一根筋的钻进牛角尖,似乎只要扳倒了蓝玉,他们内阁就能抢去兵权一般。
景清哀叹一声,无奈道:“你还是回去和杨阁老多学学吧。”
而这个时候,乾清宫中。
方世玉看着卫宏才道:“去把舆图拿过来!”
“诺!”卫宏才赶忙动作将舆图拿了过来,平摊放在方世玉的面前道:“殿下,舆图上并没有特别标注地理形势等事。”
“这个我知道,蓝玉在张掖围歼了东察哈台大部兵马,东察哈台入关劫掠,做的就是一锤子买卖,被歼灭了大部,西域六国留存兵力不会很多。”
蓝田的两万七千大军从嘉谷关进入西域六国,看似凶险万分,但不要忘了蓝田这个人,狠呐。
方世玉轻笑一声,卫宏才屏气凝神的询问道:“殿下何出此言?”
“一个政治白痴罢了,不过把他放在战场上,还是能掀起风浪的,蓝田这个人嘛,杀起人来不会手软的。”
“他们兵少,粮绝。蓝玉如果领数万大军入西域六国,粮食供给就是最大的问题,两万七千人入西域六国,可以极大缓解粮草压力。”
“估摸着蓝玉已经将西北四城的粮食集中起来了。从嘉谷关运过去,两万七千人一路杀戮抢掠补充军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