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1/2)
“他们普遍认为‘王学空谈误国’,严厉抨击王学的言论或著作,痛斥陆王‘言矜骄无实’‘长傲欺诈’‘阳儒阴释’……甚至有人说,王学流弊是导致明亡的一个原因。”
弘晙……小小的惊讶。
学术是学术,朝代更替,和学术的关系,有那么大吗?
“刀剑无罪,人都说他们是‘凶器’。”
弘晙认为这里某些人在找借口,眉眼间透着不屑的不认同。皇上……瞧这小脾气?
“是人都需要理由和借口,这是人之常情。知道不?”
“知道。”小嗓门不乐意。
皇上笑笑,“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对程朱理学大力提倡,大修孔庙,举行祭孔活动等等,只是希望借儒学来调和调和南北mín • zú • máo • dùn,后来儒学成为朝廷的官学,也就是民间文人说的庙堂学问,玛法当时--也犹豫过。”
“玛法对程朱理学和王阳心学都有深入研究,对西方的基督教也有研究,满洲的萨满,xī • zàng的喇嘛,包括佛道两家,都有琢磨,最终选择程朱理学作为治国良方……”
祖孙两个一番交谈,解开了弘晙阿哥心里的一些问题,但他又有了新问题,用皇上的话说,小孩儿太聪明,给了他一个方向,他就能顺着竿儿朝上爬。
“赵知,江南人还有人要反清吗?”
赵知表情不变,很干脆地回答,“有。”
“据说前朝崇祯皇帝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找到,唯有第三个儿子没找到,很多心怀异心的人都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行事。”
统一的过程自然伴随战争,有战争就有流血和死亡,然后就有仇恨……可崇祯皇帝的儿子现在就是还活着,那多大岁数了?
“阳明心学不好吗?为何文人批判阳明心学误国?”相对程朱理学,弘晙更喜欢阳明心学。
赵知略做回忆,背出来一段话,“广自姚江提宗以来,学者以不检饬为自然,以无忌禅为圆妙,以恣情纵欲同流合污为神化,以灭理败常毁经弃法为超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