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2/2)
“比如龟山的传说,水母娘娘的故事,玛法都知道。”
…………
皇上始终“不动如山”。弘晙阿哥不放弃,继续问道:“玛法,玩积木,好不好?”
“玛法啊,你和弘晙讲讲河道的故事啊。弘晙还不大明白。”
“玛法,两淮盐商都很有钱吗?”弘晙阿哥想起牵扯进赵世显一事里的安家人。
“玛法……”
亲玛法终于受不住乖孙孙念经一样的念叨。
“还有哪里不明白?”
皇上表情嫌弃,但是弘晙阿哥满脸欢喜。
立马精神抖擞地爬起来,盘坐在玛法的对面,快速地问出他昨晚上想到的问题。
“玛法,河道上,总衙门,各河段,各个厅衙门……那么多的官员,怎么可以串联一气?没有一个清官吗?”
弘晙阿哥真的奇怪,河官是怎么上下串通一气?皇上……皇上后悔让乖孙孙提问了,但是皇上面对乖孙孙期待的大眼睛,没法不回答。
其实细想起来,皇上也听感叹,“河道上的官员,对比其他地方官,算是来历特殊的一批人。”
“因为河道上的官员,责任重大,危险也大,正常的科举官员,没几个人愿意过来。”
大清进关后就有的一项,捐纳授官途径之一。凡官吏因公失误,或无实犯赃私,而受到降革留任、离任、夺衔、夺资及摘翎等处分者,可以纳捐坐补原缺,称为捐复。
按规矩,官吏因事受处分,经过数年观察无过错,可以酌情开复、捐复。此外,文职京察,大计六法无过;武职军政被劾,无奸赃情罪,亦许捐复原衔。康熙三十六年修订《河工捐例》,河道工官们可以通过捐纳获得职衔。
弘晙……听明白了,看向玛法的眼神儿,特……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