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1)
成了亲,与父母在一起多有不便,贺怀瑾与自己的新婚妻子程氏便分出来单过,贺怀瑾一心读书科考,程氏管着自己的小家,生在商人之家,如今主持一家吃用,程氏深知银子的重要性,自身在娘家也是受宠的,名下也有庄子铺子,凑了凑自己的私房钱,与娘家兄弟合伙做着生意。
贺怀瑾的功名越高,程氏的钱也赚得越多,日子过得好,可唯有一点,成婚几载,未能育有子女。
此时贺清章已经出生了,他的母亲是位举人家的小女儿,才德兼备,一举一动都遵循礼仪规范。
小儿子,大孙子,老太爷的命根子,贺清章的父亲贺握瑜,便是个被溺爱的小儿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似一表人才,内里纨绔浪荡。
父亲不着调,母亲一板一眼对他严苛,贺清章自小便不喜欢自己的家,他总是跑到隔壁大伯家的院子里,大伯与伯娘待他如子,大伯会教他读书写字,伯娘会给他准备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好玩的,连伯娘的哥哥们都待他极好。
看着大伯娘拨弄算盘演算着账册,他说:“伯娘,等我长大帮你算账,你就不要这般辛苦了。”
程氏应着,“好啊,伯娘等着章哥儿长大帮我的忙。”
可程氏却没有等到那一天。
成婚数年一直无所出,虽然丈夫不以为意,但公婆对她极不满意,妯娌又是惯来看不起她,虽然关起门来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又操持生意,不知从哪一天起,身子便一日比一日差了。
名贵药材如流水,遍请名医束手无策。
某一日,贺清章从书院下学归来,想要去看一看大伯娘,却得知,人不在了。
程氏,殁了。
一年后,父母欲为贺怀瑾再娶,断然拒绝。
贺怀瑾此生之妻,唯程氏一人。
儿子断断不肯再娶,不好女色,没有妾侍通房,而立之年仍无子嗣,老两口打起了歪主意,小儿子的孩子一个接一个,不如过继一个给大儿子?
大儿子与自己不亲,贺清章的母亲便把精力放在其他几个孩子的身上。
知道了公婆的打算,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把大儿子送给大伯子,左右与自己不亲,跟他大伯与死去的大伯娘也好凑成一家子。
当时贺怀瑾恰巧出了一趟门,待回到家里,发现大侄子不知何时搬到了自己的院子里,见到他甚至叫了一声“爹”,把他惊得呆立当场。
等贺怀瑾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要将贺清章送回家去,不成想这孩子死活不肯走,“他们不要我,我也不要这样的爹娘!”,直接犯了熊,抱着贺怀瑾的大腿,一脸濡沫的看着他,
“大伯,你当我爹吧。”
贺怀瑾鼻子一酸,眼泪差点下来,弟弟与弟妹究竟是怎么对这孩子的,让自家儿子如此离心。
罢罢罢,他先帮着养着吧。
只是拒不接受贺清章叫他“爹”,仍让他叫大伯,这一养,便是十几年。
知道贺清章不想看到弟弟与弟妹,贺怀瑾在府城单独置了个院子,带着他住,只有逢了年节的时候,才回老宅。
这么多年,贺怀瑾在哪,贺清章便跟到哪里,入京会试,下放为官,贺清章的婚事也是贺怀瑾挑选之后与人定下的。
妻子程氏去世之后,家中的俗务不多,贺怀瑾自己便能处置了,随着事务渐多,自己力有不逮,贺清章自告奋勇帮忙,本不想让他接触这些,可他坚持如此,保证自己只当是课业之余休息,保证功课不会落下,贺怀瑾便让他自己试了试。
贺清章做的真的不错,令贺怀瑾很是诧异,这孩子看似有些懒散模样,功课也不甚用心,处理这些俗务,倒是上心,做得也好。
他愿意做,贺怀瑾也就随他,如果读书不成,这也是一项本事,足够傍身了。
只是定期检查贺清章的课业,要求更加严格。
那时贺怀瑾不知道的是,在他妻子程氏过世后,他送回妻子母家的那些嫁妆,全都留存的好好的,贺清章忙活俗事,悄悄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的时候,总有人悄然伸出手,帮一把,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