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2)
洛炎小心翼翼的把考卷等物挪在一旁,不紧不慢的吃了饭,抬头想看看贺清章怎么样了,见一旁的宦官一直盯着自己,罢了,答卷吧,一直坐着腿都有些木了。
殿内静悄悄地,只有卷子的翻页声,答题落笔的沙沙声,洛炎再度投入到殿试中去。
最后一道策问题有关于“政令”,询问一道政令究竟如何做到利国利民。
洛炎以前世写论文的经验,分别从政令的重要性,政令实施的程度,适用的范围,政令实施的依据,政令独特的严肃性出发,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待到将全部的回答誊抄到卷子上,仔细检查,条理清晰,文字工整,此时已是日落西山,洛炎交卷之后,发现已经有不少贡士答完走人了。
殿内不允许停留,洛炎走出宫外,不少马车在此等候。
贺清章倚在马车前,似乎在沉思,洛炎走到他眼前,晃了晃手,他才缓过神儿来。
两人也没多说什么,天色晚了,方管家忙招呼着仆人赶车回家。
又考了一天的试,两人也累坏了,回到家里,洛炎第一件事就是去上了茅房,殿试是允许在侍卫和宦官的陪同下去出恭的,但只要想想那画面,洛炎就觉得,自己还是憋着吧,能不喝水也不喝水。
作者有话要说:注:殿试第一道策问来自唐贞元十六年庚辰科殿试,回答是进士科第四名白居易的策问答案,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个白居易。
我要光宗耀祖18
殿试结束,只等最后的结果了。
洛炎与贺清章两人都将自己殿试的答案默写下来,交给贺大伯。
看了洛炎的答案,贺大伯肯定地点点头,二甲很稳,等看到贺清章的答卷,洛炎注意到老师有一瞬间的僵住了。
这......
贺清章究竟答了什么?
洛炎只觉得书房中的气氛凝滞了,良久过后,洛炎见老师放下了手中贺清章的答卷,面色微沉,语气波澜不惊“你可知,如此作答,若是不合圣上之意,后果如何?”
“学生知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