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墙头草的无奈(1/3)
芈婴齐一死,楚共王便提拔右尹壬夫为新的令尹。可芈壬夫其人,实在下作,性贪婪,一上任便向楚国治下各个属国索要财赂。陈成公拿不出来,便派辕侨如出使晋国,纳贡称臣。
晋悼公趁此机会,先召集诸侯在鸡泽会盟,后来又在戚地开了一次会。中原诸侯声势大振,连那吴子寿梦都来参加了。
想楚庄王时代,楚国何其威风,可到了楚共王时代,却屡屡被晋国打压得抬不起头,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一个像斗子文,孙叔敖一般的贤相的缘故啊!
楚共王查出是令尹壬夫做梗,才失去陈国这个藩属的,大怒,杀了芈壬夫。任用弟弟公子贞为令尹,出兵车五百乘讨伐陈国。此时陈成公妫午已薨,即位的是世子妫弱,是为陈哀公。他畏惧楚国的兵威,又与公子贞盟好,依旧归附于楚国。晋悼公听说陈国叛了,大怒,马上要兴兵伐陈。
正此时,忽然无终国君嘉父派遣大夫孟乐来新绛了,献上虎豹之皮近百张。奏曰:“山戎诸国,自从被齐桓公征服,一向平静无事。但近年来,因为秦国与燕国衰微,山戎们觉得中原无霸主了,又开始四处掠夺。寡君听说晋侯贤明,想继承齐桓公与晋文公的霸业,特来代表诸戎部落请求与晋盟好。”
答不答应与诸戎盟好呢?晋国诸将都说:“戎狄异族,没什么亲缘信义,不如讨伐。当初齐桓公鼎定霸业,便是先定山戎,后征荆楚。这些夷狄都是豺狼本性,只能以兵威压制。”
只有司马魏绛的意见与众不同,他说:“不可。如今刚合诸侯,霸业未定,如果兴兵伐戎,楚国必会趁虚而入,中原诸侯又会叛晋而附楚。夷狄如禽兽,诸侯若兄弟,岂能得禽兽而失兄弟呢?”
晋悼公问:“那可以与诸戎和好吗?”
“与山戎和好有五个好处:山戎与晋相邻,地广但物资匮乏,我们可以用物换地;二来边境止刀兵,可以使边民安心耕种;三来免去劳师袭远之苦;四可使诸侯更加畏服于我;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一点嘛,使我国无北顾之忧,可以专心对付楚国。有这五点好处,主公为何不从了无终之请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