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放了那个忘恩负义的小子(2/4)
赶紧命内侍回报夫人,不日将送晋侯归国,穆姬这才回宫。
被囚灵台山的晋惠公听说秦国有意放他归国,忽地变得大方起来,无论是河西五城还是抵押儿子,无有不应的。只要能重新归国复位,国土儿子皆可抛哇!马上派大夫郤乞回晋国,吩咐吕饴甥交办割地,质子之事。
吕饴甥不敢耽搁,立刻到秦国交上河西五城的户籍,地图,及钱粮,尽归秦国。秦穆公没看见世子圉和他一起过来,问其缘故,吕饴甥回答:“国中不和,只待寡君入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世子便立刻入秦。”
又想搞什么幺蛾子?秦穆公心里膈应,可脸上依旧不露声色:“晋国有何不和?”
“现国中有君子之见和小人之算。君子自知有罪于秦,感恩戴德,认为秦国守信之国,必会送寡君归晋,支持送世子质秦。可小人以为贵国必不会归还晋侯,不如改立世子以抗击秦国。下臣以为您有霸主之志,定不会伤君子之心,激小人之怒。”
秦穆公微笑着同意先放归晋惠公。但毕竟之前他一直谨守诚信仁义的原则对待自己的这位大舅哥,结果却屡遭背叛,如今吃一堑,长一智。秦穆公终于懂得:用对待君子的方式和小人打交道是自己吃亏,对待小人就要有对待小人的手段。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于是,他一命派孟明视前往接收河西五城,并分官拒守。安置停当后才遣公孙枝领兵跟吕饴甥一起护送晋惠公回国,以示修好之意。
九月龙门战败,待到惠公归国时,已是十一月了。除了虢射病死在秦国,其他人都回来了。这一重大事件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深深得罪了晋惠公的庆郑。
蛾晰来劝庆郑:“主公这次回来,定不会饶你。不如逃往他国避难吧?”
庆郑摇头:“兵败当死,将为虏亦当死。主公被俘我有责任,他若不回来,我也该率全家老小死在秦国以尽忠,何况他回来了呢!我便留在此地等着受死吧,称了主公的心,也让世人知道有罪不可逃,又何必要逃走呢?”
蛾晰劝不动他,只能叹息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