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放了那个忘恩负义的小子(1/4)
龙门之战,秦国大胜凯旋。一路走到雍州地界上,秦穆公这才召集群臣来商议一件要事——夷吾这小子该怎么处理?
照秦穆公的意思,要把这小子宰了,当做祭祀上天的“牺牲”,以示严惩。
公子絷表示支持:“就该照主公的意思办。”
公孙枝表示反对:“不行,晋国是大国,咱俘虏晋民,又杀了晋侯,必会招来怨忿,将来整个晋国都会把咱们秦国当成不共戴天的仇人。”
公子絷说:“我又是说杀了晋侯,马上迎回重耳来接位。杀了这无道昏君,替晋国立了个有道仁君,他们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怨我们呢?”
“公子重耳何等重仁义之人,当年不想借父丧得利,现在怎会肯借弟之死登位?要是立不成重耳,反让别的公子钻了空子,跟夷吾有什么不一样?若是重耳肯做晋侯,必会因为弟弟的死而仇视秦国。与我国没什么好处。”
两个争执不下,百里奚又送白乙丙回去治伤了,秦穆公委决不下,喃喃自语:“那到底是驱逐他?囚禁他?还是复立他更好呢?”
公孙枝进言:“关了他不过是一介匹夫,于秦国何益?驱逐他,必会招来他国接纳又谋求复国。不如咱自己复立他为好。”
想起晋惠公忘恩负义的种种行径,秦穆公恨得咬牙:“那咱们岂不是白忙活了吗?”
“也不是。必须要求晋国割让那河西五城的土地,并派世子圉前来秦国为人质,咱们才放回晋侯,与其讲和。这样的话,不但晋侯终身不敢小视我秦国,且今后父死子继,世子圉也会亲近我国。代代如是,岂不大好?”
“子桑算计得好啊,几代都算到了!”秦穆公大悦,于是把晋国君臣人等都安置在灵台山的离宫之中,派千名士兵把守。
安置停当,忽见一群秦宫内侍,身着孝衣衰服来了。原来是穆姬听说秦军俘获了晋侯,便在后宫崇台上堆积了数十层柴薪,只待晋君进城便要点火**。
秦穆公大喊庆幸:“幸好有公孙枝劝我不要杀了那小子,否则今日夫人要枉送一条性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