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老马识途(2/4)
“过了卑耳溪往东,有团子山,马鞭山,双子山,三山相连三十里。原是商朝时孤竹国三位国君的墓葬。过了三山再走二十五里,便是孤竹国都无棣城了。”
管仲命军士们砍伐竹子,用藤条串起,顷刻之间,便做好了数百只竹筏。留下车辆载着竹筏,军士们牵着马,缓缓下山。
全军分两队,王子成父与高黑引一军,从右乘竹筏而渡,公子开方,竖貂与齐桓公接应这一队,是正兵;宾须无与虎儿斑领一军,从左涉水而渡,管仲与连挚,燕庄公接应,为奇兵。两队约好在团子山下会合。
孤竹城派出小兵到卑耳
(本章未完,请翻页)
溪边探听动静,却见满溪都是竹筏,大吃一惊,赶紧回去禀报。答里呵大惊,即令黄花率五千人去迎敌。
密卢请缨:“俺在此无功,愿为前锋。”
黄花不给面子:“屡败之人,难与同事!”打马便走。
答里呵圆场:“团子山乃东来要道,就交与贤君臣把守了。”密卢虽一口答应了,心里却深深恨上了黄花。
却说黄花元师也是时运不济,还没到溪口呢,便遇上了高黑领的前队。正占了上风,又和王子成父接上了,打了个不分胜负。接着齐侯大军前来接应,开方竖貂一齐卷上,黄花只能弃军而走,单骑杀出。他带的人马被齐军杀的杀,降的降。
黄花本想逃往团子山,可那里已竖起齐,燕,无终三国旗子,显是宾须无涉水占了此山了。黄花只能改扮成樵夫走小路逃脱。
那个密卢半路得知,团子山已被齐兵占了,只好就近屯扎马鞭山。黄花逃命到马鞭山,密卢自是冷嘲热讽:“元师是屡胜之将,何以单身至此?”黄花羞惭无极。
言语上讥讽,生活上还刻薄。黄花要酒食不给,只给了一升炒麦子;要马倒给了,可却有一只蹄子没钉,显是故意的。黄花恨极,只能凑和着骑回无棣城,面见国主,请兵复仇。
黄花献策:“齐国恨的,无非是令支而已。不如斩了密卢与速买,献于齐国,和他们讲和,则不战退兵。”
答里呵不忍心:“他们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怎么忍心这么做呢?”
宰相兀律古进言:“我有一计。孤竹北有个叫旱海的地方,砂碛之地,一望无水草。我国中有人死了,都是将尸体弃到这个地方,因此白骨相望,白天都能见着鬼。还时常发冷风,人马都不能立,吹着就死。若派一人诈降,诱着齐军走到这个地方,管保死个七八成。这样,岂不是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