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2)
过去如何又怎么样?重要的是今后的路怎么走。
跟父亲话别后,黛玉就去了贾府,先去拜访了外祖母。
贾家老太太仍旧跟过去一般精神矍铄,看见黛玉一叠声的说“好”,又拉着她的手四下打量,生怕她哪里有些闪失。
又问明嬷嬷和喜嬷嬷:“费心你操心我外孙女,我瞧着提点得很好。”
明嬷嬷、喜嬷嬷忙告礼:“照看乡君是皇上旨意,老奴不过尽了本分罢了。”
当下鸳鸯就端着一个红盘,上面摆着两朵福字金钗,贾母道:“两位忠心耿耿,我这里有个小物件相赠,聊表谢意。”
这已经算是很厚的礼物了,两位嬷嬷忙谢过,收下礼物。
晴雯虽然看不懂宅子里妇人们的手段,但也隐隐约约猜测这是贾母表达对两位嬷嬷的器重,为的是他们住进来这几天贾府上下给嬷嬷一点薄面。
这倒也重要,特别是在看人下菜碟的贾府。若是少个针头线脑,或是下人们跟贾府下人起了冲突,自然是嬷嬷们出面,她们受贾母爱重,在府里说话也理直气壮些。
贾母拉着黛玉的手,笑吟吟道:“我的儿,你这一去想得祖母心肝肺疼,现在回来了可得住在外祖母这里。”
黛玉忙推辞:“我是个淘气的,真住在祖母这里可得侵扰了祖母清净,少不得要被父亲责骂。”
贾母:“别怕,你老子那里有我对付呢,你只管踏实住下。”
黛玉如今可学得圆滑些,笑眯眯:“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父亲这回进京还带了姨娘,我不在家姨娘正好自在些。”
这话说得高明,因而贾母皱了皱眉头:“家中没有主母,妾室自然抖起来。”
当下明嬷嬷忙开口:“老太太放心,我们家那个姨娘最老实不过,不敢欺侮姑娘的。”
贾母别了别嘴,明显不赞同她的说法;“都是一样狐媚的人物,天下哪有老实的妾室?”
又说:“我的儿,那你住几天便走,本想留住你多住,可家中既然这样,还必须你得在家中,府中有姑娘主子镇压着,那起子小人才不会生了作乱犯上的心思。”